北京大学人文基础跨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
 
  2020年“古典语文学”项目(第十一届)招生简章
 
  北京大学“古典语文学”项目,今日起启动第十一届(2020年)招生。本项目旨在为北大为国家培养一批既精通东西方古典与古典语言,又有时代意识与创新精神的学术骨干,会通中外文明,致力于未来的中国文化建设。
 
  自2009年夏天酝酿至今,项目已经十一年,现已招收十届共241位同学进入项目培养,目前在校三个年级共101位同学。2012-2019年共有七届111人毕业,毕业生全部到世界各地名校深造,攻读硕士或博士学位。该项目以“学术与课程”为纽带,以“经典与语言”为关键,不断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他们自主编辑完全属于学生的学术刊物《北大古典学》(半年刊),自己组织举**生的学术研讨会,自己搭建学生主导的读书会(适当邀请老师串讲),鼓励他们围绕项目课程开展有深度的学术研究,推出微信平台“北大古典语文学”。每年有一批同学赴欧美名校留学、参加暑期学校,并到港台地区的大学交流学习,正在逐步形成遍及欧美亚的学生国际交流机制。2019年9月古典语文学项目还组团前往法国巴黎高师等机构短期访问,进一步探索本科生短期学术交流的常态化机制。
 
  作为北京大学人文基础跨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今日起启动2020年招生录取工作,接收北大中文系、历史系、考古文博学院、哲学系、外国语学院、艺术学院和元培学院本科一年级新生的报名。
 
  古典语文学项目自2018年增设“亚非古典学”,今年又设“印度古典学”,现已形成“中国古典学”、“西方古典学”、“亚非古典学”和“印度古典学”四大方向相辅相成、完整的古典学教学体系,今年新招学生执行“古典语文学项目培养方案2020年版”。
 
  本年度古典语文学项目总招生规模40人以内。
 
  一、工夫之养成,思想之锤炼——我们的培养理念
 
  本项目对学生的总体要求是,既要有“工夫之养成”,具备扎实的语言功底与古典的阅读能力,又要有“思想之锤炼”,具备必要的哲学素养与思想的创新能力。项目的课程体系、培养过程主要包括“语言学习”与“经典研究”两大部分,实现跨学科的人才培养,达到对“古典”进行综合整体研究的目的,对学生的问题意识、反思能力与写作表达能力给予个性化的指导,让进入项目的学生有“真功夫”与“新思想”。
 
  1.“古典语文学”项目拔尖学生,原则上设定“本硕博”的连续培养机制;本科期间重在古典语言与原典方面打基础、培养兴趣,能为硕士、博士阶段的连续培养创造条件。
 
  2.打通文史哲和外院等人文学科课程体系,精心组织一批专业基础课程与跨学科联合课程,形成多元的课程模块供学生选择,以小班授课、科研项目的方式强化学生的阅读、写作与表达能力。
 
  3.采取派遣留学、参加暑期学校或国际学术会议等多种方式,开拓学生的国际学术视野,形成全球布局的国际化培养机制。
 
  二、2020年版培养方案简介
 
  经过多次培养方案(旧称“教学计划”)的实践与调整,最近又经师生多次讨论,并经北大人文学部教学委员会讨论审议,形成北京大学古典语文学项目培养方案2020年版。“古典语文学”项目下设四个方向:中国古典学、西方古典学、亚非古典学和印度古典学。四个方向的课程与学分设置大致如下:
 
   
   第一,“中国古典学”方向 
      
   24 
   学分 
  
 
   
   A 
   学术基础课与专题研讨课 
   ( 
   8 
   学分): 
  
 
   
   在“学术基础课 
   ” 
   与 
   “专题研讨课”两个系列里各选 
   4 
   学分。 
  
 
   
   (1)学术基础课系列: 
   版本目录学基础、文字音韵训诂基础、古文字学通论、古籍阅读与整理实践、先秦史专题、先秦哲学、逻辑与论证、考古学通论 
  
 
   
   (2)专题研讨课系列: 
   古典语文学专题研讨课:先秦、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两宋、元明清 
  
 
   
   B 
   典籍精读 
   ( 
   8 
   学分): 
  
 
   
   ( 
   1 
   )“人文经典与前沿”系列课程, 
   2 
   学分。 
  
 
   
   ( 
   2 
   )“原典阅读”系列课程, 
   6 
   学分:《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诗经》《尚书》《周易》《礼记》《左传》《论语》《孟子》《史记》《老子》《庄子》《楚辞》《淮南子》《文选》、汉译佛典选读等。 
  
 
   
   C 
   类型选修课 
   (在以下类型,跨院系混合选修 
   8 
   学分): 
  
 
   
   ( 
   1 
   )文学艺术类, 
   4 
   学分; 
     
  
 
   
   ( 
   2 
   )历史考古类, 
   4 
   学分; 
     
  
 
   
   ( 
   3 
   )哲学宗教类, 
   4 
   学分; 
     
  
 
   
   ( 
   4 
   )古典学类, 
   2 
   学分:西方古典学导论,或西方古典学、亚非古典学、印度古典学任意一门 
   A 
   类课程。 
  
 
  
      
  
 
   
   第二,“西方古典学”方向  24学分 
  
 
   
   A 
   基础课程 
   ( 
   10 
   学分): 
  
 
   
   方案一: 
  
 
   
   古希腊文 
     1 
   学年(每学期 
   4 
   学时 
   2 
   学分),共 
   4 
   学分; 
  
 
   
   拉丁文 
    1 
   学年(每学期 
   4 
   学时 
   2 
   学分),共 
   4 
   学分; 
  
 
   
   西方古典学导论或中世纪研究概论 
    2 
   学分。 
  
 
   
   方案二: 
  
 
   
   古希腊文或拉丁文 
    2 
   学年(每学期 
   4 
   学时 
   2 
   学分),共 
   8 
   学分。 
  
 
   
   西方古典学导论或中世纪研究概论 
    2 
   学分。 
  
 
   
   B 
   西方古典文献精读 
   ( 
   8 
   学分): 
  
 
   
   古希腊文或拉丁文中高级阅读课程(语言课) 
   4 
   学分, 
  
 
   
   以西方古代或中世纪典籍为教学内容的课程 
   4 
   学分。 
  
 
   
   C 
   类型选修课 
   ( 
   6 
   学分): 
  
 
   
   希腊(罗马)哲学类 
    2 
   学分;西方古典文学类 
     2 
   学分;基督教文明史类 
     2 
   学分;中国古典学类 
     2 
   学分(任选中国古典学 
   A 
   类或 
   B 
   类课程)。 
  
 
  
      
  
 
   
   第三,“亚非古典学”方向  24学分 
  
 
   
   A  
   基础课程 
   (10学分): 
  
 
   
   西亚史2学分,古埃及文明2学分,美索不达米亚文明2学分,古代安那托利亚文明2学分,相关学科课程2学分(西亚北非神话与艺术、宗教学导论或中国宗教史类、考古学导论或地中海考古或世界考古) 
  
 
   
   B  
   古典语言 
   (8 
   学分): 
  
 
   
   学生依各自兴趣分成三个分支: 
  
 
   
   (1)古埃及文明:希腊语,中埃及语,新埃及语等;(2)美索不达米亚文明:苏美尔语,阿卡德语,苏美尔语文献阅读,阿卡德语文献阅读等;(3)古代安那托利亚文明:赫梯语,鲁维语,吕细亚语,吕底亚语,赫梯语文献阅读等。 
  
 
   
   C  
   类型选修课 
   (6学分): 
  
 
   
   I  
   分支选修课(4学分): 
  
 
   
   第一种,导师指定学习第二门古典语言或区域相关语言,4学分:古典叙利亚语、古典希伯来语、波斯语、三个分支古代语言; 
  
 
   
   第二种,对应B类课程所选的三个分支之一,4学分:(1)埃及学专题,希腊化时期文献导读,埃及考古史,世界古代史导论,古代东方文明,古埃及艺术与建筑等;(2)亚述学专题,亚述学前沿论著导读,楔文法典,楔文文学,东方古典法学思想,亚述浮雕专题,古代美索不达米亚艺术与文明等;(3)赫梯学专题,赫梯历史文化,赫梯法典与训文,赫梯条约与书信等。 
  
 
   
   II  
   区域相关课程(2学分): 
  
 
   
   拜占庭史、波斯史、犹太简史、犹太教概述、古典叙利亚语文献等。 
  
 
  
      
  
 
   
   第四,“印度古典学”方向  24学分 
  
 
   
   A  
   基础课程 
   (8学分): 
  
 
   
   印度文献学2学分,印度文学史2学分,印度古代哲学2学分,印度宗教2学分,印度古代史2学分 
  
 
   
   B  
   古典语言 
   (10 
   学分): 
  
 
   
   基础梵语(上) 
   周 
   4 
   学时( 
   3 
   学分);基础梵语(下) 
   周 
   4 
   学时( 
   3 
   学分)。 
  
 
   
   梵语经典选读(一) 
   周 
   2  
   学时( 
   2 
   学分);梵语经典选读(二) 
   周 
   2  
   学时( 
   2 
   学分)。 
  
 
   
   C  
   类型选修课 
   (6学分): 
  
 
   
   第一种,导师指定学习第二门古典语言:巴利语(2学分); 
  
 
   
   第二种,导师指定学习的专题课: 
   古典梵语传统语法( 
   2 
   学分)、中印文化交流史( 
   2 
   学分)、印度佛教( 
   2 
   学分)、国外印度学专题( 
   2 
   学分) 
  
 
   
   第三种,原典精读课:梨俱吠陀、奥义书、法句经、梵经注、薄伽梵歌、云使、中论、胜论经、罗摩衍那、摩诃婆罗多、摩奴法论等。每部经典 
   2 
   学分,依据学生兴趣开设。 
  
 
   
     第四种,中国古典学、西方古典学、亚非古典学三个分支 
   A 
   类课程里任选一门 
   2 
   学分。 
  
 
  
      
  
 
   
   特别说明: 
  
 
   
   本项目有较高的学术要求,不允许进入项目的同学选修双学位或辅修专业。 
  
 
   
   被录取以后的选课,务请直接依据“古典语文学项目培养方案 
   2020 
   年版”。 
  
 
  
      
  
 
  三、报名程序
 
  (一)时间安排:
 
  4月底在各院系、人文学部网站与“北大古典语文学”微信公众号公布“招生说明”,并开始接受报名;5月26日17点结束报名。
 
  5月29日(周五)上午组织面试。
 
  (二)报名地点:
 
  报名申请表,请到哲学系、历史系、中文系、外国语学院、艺术学院、考古文博学院和元培学院网站下载。项目招生说明,亦可搜索“北大古典语文学”公众微信号。报名材料包括:(1)报名申请表;(2)报名申请表要求填写的个人陈述;(3)入学以来的成绩单(学生可在自己的学校门户里下载PDF版)。
 
  疫情期间,请同学们将报名材料以电邮方式交给本院系本科教务,或者按所报的不同方向直接寄给下列三位教务老师。
 
  “中国古典学”和“西方古典学”方向报名材料,由各院系教务员于5月27日上午10点前汇总到哲学系本科教务杨老师,电话62755347,电邮:yangyuphil@pku.edu.cn
 
  “亚非古典学”方向报名材料,由各院系教务员于5月27日上午10点前汇总到历史系本科教务王老师,电话62757444,电邮:hisjwb@pku.edu.cn
 
  “印度古典学”方向报名材料,由各院系教务员于5月27日上午10点前汇总到外国语学院本科教务邵老师,电话62756883,电邮:shaoxm@pku.edu.cn
 
  (三)招生对象:
 
  北大中文系、历史系、哲学系、考古文博学院、外国语学院、艺术学院和元培学院本科一年级新生。极个别高年级同学,个案处理。
 
  (四)招生人数:40名以内。
 
   
 
   
 
  北京大学人文学部
 
  古典语文学项目
 
  2020年4月27日
 
   
 
    北京大学“古典语文学”项目申请表(2020).doc
  北京大学“古典语文学”项目申请表(2020).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