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简介
杨荣祥,男,1959年10月出生,笔名邹小杨、郑义,汉族,湖南长沙人。文学博士,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联系方式
北京市海淀区颐和园路5号,北京大学中文系
邮政编码:100871
专访
《北大实在是读书的好地方》载《四海文心——我与北大中文系》,北京大学出版社,2021年10月。本文系庆祝北大中文系建系110周年,中文系组织的对本人的专访。
专著与论集
《中华文史名著精选精译·方苞姚鼐集》,凤凰出版社,2020年8月。
《方苞姚鼐文选译》(修订版),凤凰出版传媒集团凤凰出版社,2011年5月20日。
《近代汉语语法史研究综述》,专着,(蒋绍愚、曹广顺主编,本人执笔第四章、第五章共计约9万字),商务印书馆,2005年12月。
《近代汉语副词研究》(约38万字),商务印书馆,2005年4月。
参与编著
《大学生人文素养名家讲座(一)》(主编),语文出版社,2022年9月。
《中华古诗文诵读》辰集(杨荣祥、李少华),北京大学出版社,2021年12月
《中华古诗文诵读》酉集(杨荣祥、李少华),北京大学出版社,2021年12月
《新编学生词典》(第二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年11月。
《“源远流长:汉字国际学术研讨会暨AEARU第三届汉字文化研讨会”》,(第一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年。
《中国现代语言学家传略·杨树达》,编著,河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5月。
《20世纪中国学术大典·语言卷》,编著,林焘主编,福建教育出版社,2002年。
《文言文要览》(与田瑞娟等合作),编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
论文
1.重动构式“(S)VO1V到O2”的构式化及其历时演变,《语文研究》2022年第4期。
2.从《论语》一则看儒家推崇的做人准则,载《大学生人文素养名家讲座(一)》,语文出版社,2022年9月。
3.《古汉语词义丛谈》导读:怎样掌握古代汉语的词义,载何九盈着《古汉语词义丛谈》,商务印书馆,2022年7月。
4.疑问强度与主观化强度:上古汉语语气词“乎”的功能变化,《古汉语研究》2022年第1期。
5.上古汉语语气词“乎”与疑问代词的共现(与李晶晶合作),《汉语学报》2021年第4期
6.上古汉语副词“既”“已”的时体功能及演化差异(与焦一和合作),《历史语言学研究》2021年第一辑(总第十五辑),商务印书馆2021年5月。
7.如何学习掌握古代汉语词义,《汉语汉字研究》2021年第1期。
8.简论滕子京重修岳阳楼之年份,载《语苑撷英——庆祝唐作藩教授九秩华诞文集》,商务印书馆,2020年11月。
9.怎样给古文标点,载《新编学生词典》,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年11月
10.《论“比”字差比句式的产生时代及其来源》,《汉语史学报》第二十二辑。2020年5月
11.《焦点句式“(是)S+V+的+O”的来源及相关问题》(与张磊合作),《语文研究》2019年第1期。
12.《从语法表现看副词“已经”“曾经”的差异》,《汉语学报》2019年第3期。
13.“《骑着一匹》系列”校补,《汉语史学报》第二十辑,2019年5月。
14.《关于汉语词类系统历时演变的思考》,《历史语言学研究》,第十三辑,2019年10月。
15.《反预期构式“VOV不C”的特征、来源与产生机制》(与赵林晓合作),《古汉语研究》2018年第3期。
16.《古文字字形结构保存的古代语法信息》,载《汉语与汉藏语前沿研究——丁邦新先生八秩寿庆论文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年12月。
17.试论《左传》中动作动词的体貌特征差异(与焦一和合作),《殷都学刊》2017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语言文字学》2017年第12期全文转载。
18.《上古汉语结果自足动词的语义句法特征》,《语文研究》2017年第1期。
19.《关于汉语处置介词语法化的几个问题》(与郭浩瑜合作),《古汉语研究》2017年第2期。
20.《不同类型重动句的产生时代和来源》(与赵林晓合作),载《语法化与语法研究(八)》,商务印书馆,2017年7月。原载《民族语文》2016年第4期。
21.《副词“具”“俱“的源流及二者之差异》,载《汉语副词研究论集(第三辑)》,上海三联书店,2017年9月。
22.《古文字字形结构保存的古代语法信息》,载《源远流长:汉字国际学术研讨会暨AEARU第三届汉字文化研讨会论文集》,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年7月。
23.《试论早期致使义处置式的产生和来源》(与郭浩瑜合作),《语言科学》2016年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语言文字学》2016年第8期全文转载。
24.《“VOV得C”重动句的类别、来源及历时演变》(合作),《中国语文》2016年第4期。
25.《近代汉语重动句的来源及其分类》(与赵林晓合作),《民族语文》2016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语言文字学》2017年第2期全文转载;“中国社会科学网-语言学栏目”全文转载,2017年10月31日。
26.《上古汉语“词类活用”的本质与产生环境》,《华中国学》2016年春之卷,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6年9月
27.《“者”的衰落与“底(的)”的产生》,《语法化与汉语语法研究》(第七辑),商务印书馆,2015年12月30日。
28.《品园林派书法》,《美术向导》2013年第5期。
29.《基于语义特征的时间副词再分类》,《汉语副词研究论集(第二辑)》,上海三联书店,2015年10月。
30.《再论时间副词的分类》(合作),《世界汉语教学》2014年第4期。
31.《“者”衰“底(的)”兴及二者之间的关系》,《语文研究》2014年第3期。
32.《〈说文解字注〉“皮”字注解献疑——兼析〈说文解字〉“A(者)谓之B”释义体例》,(与赵林晓合作)《励耘语言学刊》2014年第1辑。
33.《上古汉语状位形容词的鉴别》,(与苏颖合作)《语言研究》2014年第1期。
34.《汉语语法史断代专题研究新成果》,(与苏颖合作)澳门语言学会《澳门语言学刊》2013年第2期。
35.《论“词类活用”与上古汉语“综合性动词”之关系》,《历史语言学研究》第六辑,2013年10月。
36.《从“控制度”看处置式的不同语法意义》,(与郭浩瑜合作)《古汉语研究》2012年第4期。
37.《上古汉语连动共宾结构的衰落》,《中国语言学》第五辑,2011年12月。
38.《〈岳阳楼记〉“越明年”考释——兼论滕子京重修岳阳楼之年份》,《中国典籍与文化》2011年第4期。
39.《古代汉语词语训释札记》,载《汉语的历史探索》,中华书局,2011年。
40.《“而”在上古汉语语法系统中的重要地位》,《汉语史学报》第十辑,2010年12月。
41.《“两度陈述”标记:论上古汉语“而”的基本功能》,《历史语言学研究》第三辑,2010年10月。
42.《古汉语同义词辨析的途径——以“制”“度”为例》,《语文研究》2010年第1期。
43.《古汉语词语训释二则》,《励耘学刊》(语言卷)2009年第2辑,学苑出版社,2009年10月。
44.《粤语历史文献数据库的制作与应用》,《中国语文研究》第25期(香港中文大学),2008年6月。
45.《论“名而动”结构的来源及其语法性质》,《中国语文》2008年第3期。
46.《现代汉语“不如”句》,《中国语中国文化》(日本)第5号。2008年3月。
47.《近代汉语副词“白”的释义与来源》,《语法化与语法研究(三)》,商务印书馆,2007年。又载《语苑撷英(二)——庆祝唐作藩先生教授八十华诞学术论文集》,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7年。
48.《论上古汉语的连动共宾结构》,《中文学刊》(香港)2005年第四期;又载《汉语新探》,湖北长江出版集团/崇文书局,2007年。
49.《健身气功六字诀六字语音的历史演变》,《健身气功》2005年第3期。
50.《语义特征分析在语法史研究中的作用——“V1+V2+O”向“V+C+O”演变再探讨》,《北京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
51.《从历史演变看“VP+甚/极”的句法语义结构关系及“甚/极”的词性》,《语言科学》2004年第2期。又见《语法化与语法研究(二)》,商务印书馆,2005年。
52.《论汉语史上的“副词并用”》,《中国语文》2004年第4期。
53.《近代汉语中副词连用的调查分析》,《语言学论丛》第29辑,商务印书馆,2004年。
54.《二十世纪近代汉语研究》,(与蒋绍愚合作),载《中国语言学百年丛论》(北京市语言学会编),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4年。
55.《试论几个常见副词词尾的来源及其发展演变》,《语法化与语法研究(一)》,商务印书馆,2003年。
56.《“大叔完聚”考释——兼论上古汉语动词“聚”的语义句法特征及其演变》,《语言学论丛》第28辑,商务印书馆,2003年。
57.《近代汉语语气副词及其发展演变论略》,载《汉语史论文集》,武汉出版社,2002年。
58.《从〈世说新语〉看汉语同义词聚合的历史演变》,《国学研究》第九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
59.《“具”“俱”之别及其源流演变》,载《纪念王力先生百年诞辰学术论文集》,商务印书馆,2002年。
60.《古汉语中“杀”的语义特征和功能特征》,《汉语史学报》第二辑,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又中国人民大学《语言文字学》2002年12期全文转载。
61.《汉语副词词尾源流考察》,《语言研究》2002年第3期。
62.《〈世说新语〉中的反义词聚合及其历史演变》,《语言学论丛》第24辑,2001年。
63.《汉语副词形成刍议》,《语言学论丛》第23辑,商务印书馆(北京),2001年。
64.《论“范围副词”》,《面临新世纪挑战的现代汉语语法研究》(1998年现代汉语语法学国际学术会议——ICCG98论文集)山东教育出版社(济南),2000年。
65.《略论汉语同义词聚合的发展演变》,《中国语文论丛》第19辑,韩国·汉城·高丽大学出版发行,2000年12月。
66.《从同义、反义关系的变化看汉语词汇的发展演变》,《第20次中国学国际学术大会论文集》(韩国·汉城),2000年8月。
67.《二十世纪近代汉语语音研究述评》,《韩国中语中文学春季联合学术发表大会论文集》(韩国·光州),2000年4月。
68.《“范围副词”中的功能差异——兼论副词次类的划分问题》,《湖北大学学报》2000年第4期。
69.《近代汉语中类同副词“亦”的衰落与“也”的兴起》,《中国语文》2000年第1期。
70.《近代汉语副词简论》,《北京大学学报》(北京)1999年第3期。
71.《现代汉语副词次类及其特征描写》,《湛江师院学报》1999年第1期。
72.《近代汉语否定副词及相关语法问题略论》,《语言研究》1999年第1期。
73.《杨树达先生学术成就述略》,《荆州师专学报》1999年第1期。
74.《总括副词“都”的历史演变》,《北大中文研究》创刊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
75.《一部抄袭篡改他人学术成果的“专着”》(书评),《语文研究》(太原)1998年1期。中国人民大学《语言文字学》1998年4期全文转载。
附:《奇事,北大教授的讲义被抄袭出版》,《中华读书报》1997年11月5日,第一版。
76.《〈蒋绍愚自选集〉读后》,《东方文化》(香港)第36期,1998年1-2期合刊。
77.《〈朱子语类〉》中程度副词组合功能试析》,载《语苑撷英》,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北京),1998年1月。
78.《中古音和现代音对应中的变例现象》,《语言学论丛》第19辑,商务印书馆,1997年5月。
79.《论“反训字”和“反训词”》,《原学》第5辑,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6年7月。
80.《试论〈马氏文通〉状字部分存在的问题》,《语言研究》1996年第2期。
81.《评〈近代汉语研究概况〉》,《语文研究》1995年第3期。
82.《汉语音韵学》,(普及)《中国教育报》1995年8月27日。
83.《〈近代汉语虚词研究〉读后》,《东方文化》(香港)第33期,1995年。
84.《〈说文〉中的“否定训释法”》,《古汉语研究》1994年第3期。
85.《反切、四声与韵书的产生》,《荆州师专学报》1994年第1期。
86.《〈说文解字〉的内容、体例、及其重要价值》,《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3年专辑。
87.《代词“自”与副词“自”》,《荆州师专学报》1993年第1期。
88.《从顾炎武对入声的认识看其古音研究的得失》,《荆州师专学报》1992年第1期;中国人民大学《语言文字学》1992年第4期全文转载。
89.《语境·歧义·误解》,《北京大学研究生院学刊》(北京)1989年第3期。
90.《“反训”研究综述》,《中国语文天地》1988年第5期。
91.《读〈中国古代语言学史〉》,《语文研究》1988年第3期。
92.《荆州方言词语考释札记》,《荆州师专学报》1988年第3期。
93.《普通话(-u)韵母在石首地区的发音》,《荆州师专学报》1986年第4期。
94.《“必”是动词吗》,《荆州师专学报》,1985年第4期。
专业领域
汉语言文字学—汉语史
担任课程
1.本科生主干基础课《古代汉语》(上、下)
2.语言专业必修课《汉语史》(下:汉语语法史、词汇史)
3.全校通选课《大学语文》
4.全校通选课《中国古代文史哲名著比较阅读》
5.汉语史专业博士生必修课《汉语语法史研究专题》
6.全校通选课《古代汉语》(元培学院文科生必修)
7.汉语专业研究生选修课《历时词汇、语法研讨》
科研项目
1.近代汉语虚词系统研究,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项目号:12JJD740011。
2.朝鲜时代《语录解》与近代汉语白话词汇研究,北京大学韩国学研究基金项目,2002年1月立项,2002年12月结项。
3.上古汉语“综合性动词”的语义句法特征及其演变研究,2003年国家社科基金规划项目,主持,项目号:03BYY020。
4.近代汉语语法与汉语方言语法对比研究,与香港科技大学合作项目,项目管理及组织实施者。2003年2月结项。
5.近代汉语语法史研究,教育部国家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参加者,2003年结项。
6.汉语常用副词源流考察,2000年国家社科基金规划项目,个人独立完成,项目号:00BYY016。
7.《韩非子》词义系统研究,1998年国家社科规划青年项目,参加者。
8.从《世说新语》看汉语同义词聚合、反义词聚合的历史演变,北京大学“中流文教基金”项目,1998年10月立项,1999年7月结项。
获奖情况
2001年获北京大学青年教师教学比武优秀奖;
《近代汉语副词研究》(商务印书馆2005年出版)获北京大学第十二届人文社科研究成果一等奖(2006);
《近代汉语副词研究》(商务印书馆2005年出版)获第十届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二等奖(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