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遗索隐太平史,一字千金勘定难——谈梁岵庐先生<天朝遗事杂咏百首>的格律特点》,《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17年07期,36-40页
《唐作藩教授对中国语言科学研究和发展的贡献——为唐作藩先生九十华诞而作》,《语言科学》2017年04,438-446页
《语言自迩集·异读字音表》的探究与校理——威妥玛《语言自迩集》异读字研究之一,《文献语言学》第三辑,第179——280页,华学诚主编,中华书局2016年10月。
论唐作藩教授的汉语言学成就,《唐作藩的汉语言学世界》前言部分,第1——17页,光明日报出版社2016年4月。
唐作藩教授的汉语言学成就述评,《邯郸学院学报》2016年第3期。
汉语语音史分期的综合研究,(日本)中国语学研究《开篇》第34辑,高本汉《中国音韵学研究》刊行百周年纪念号,第29——73页,日本株式会社好文出版2015年12月。
慧琳上下字异调同韵类的反切及其研究价值,《佛经音义研究——第三届佛经音义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14——24页,上海辞书出版社2015年12月。
论《集韵》作者在成书过程中的作用和分工问题(上)——论贾昌朝的作用及其《群经音辨》的影响,《汉语史研究集刊》第20辑,第9——81页,四川大学汉语史研究所编,巴蜀书社2015年12月。
今音读ji,qi,xi和zi,ci,si音节的古反切的折合问题,《汉字文化》2015年第1期,第17——22页。
论周法高先生对中国语言学研究与发展的贡献,与唐作藩合作,《邯郸学院学报》2014年第3期,第1——8页。又(台湾)《东海中文学报》第28期,第1——19页,台湾东海大学中文系2014年12月编印。
现代汉语普通话zhuang,chuang,shuang的来源、形成过程及其相关问题,《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第11期,第36——39页。
近二十多年来韩国学者在中国发表的汉语音韵学论著述评,(韩国)《中国人文科学》第五十六辑,第135——157页,韩国中国人文学会2014年4月。
《集韵》五论,《中国言语文化学研究》第3号,第51——100页,日本大东文化大学院外国语学研究科中国言语文化学专攻2014年3月。
怎样把古反切折合成现代汉语普通话读音,《语言文字学》2013年第1期,第86——103页,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编。增订本选入《北大清华名师演讲录(4)》,第48——82页,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12月。
北京大学中文系韩国留学生和访问学者音韵学研究成果述评,《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第10期,第45——49页。
论《集韵》转移小韵非因“错简”而成,中国语学研究《开篇》第32辑,第70——86页,(日本)株式会社好文出版2013年10月1日发行。
渊博的学识,伟大的人格————深切怀念陈伯元师,台湾《国文天地》第28卷第4期,2012年9月号,第42——46页。
中古音分期新论,《汉语史学报》第十二辑,第168——197页,浙江大学汉语史研究中心编,上海教育出版社2012年出版。
论知组、庄组、章组声母在近代汉语早中期的演变类型,《辅仁国文学报》第三十三期,第21——62页,台湾辅仁大学中国文学系2011年10月编印。增订本选入北京大学中文系编《北大中文2012》,第606——638页,北京大学中文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
章太炎和他的《国故论衡》,邯郸学院学报2011年第3期,第58——63页。编入商务印书馆2012年再版《国故论衡》的《编后记》。
论中古音分期问题——为何九盈教授八十华诞而作,《汉声——汉语音韵学的继承与创新》(张渭毅主编),上册,第159——210页,中国文史出版社2011年12月出版。
再论《集韵》与《礼部韵略》之关系,《语言文字学》2011年第4期,第39——54页,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编。
论《广韵》异读字在上古音研究中的地位,《先秦两汉学术》第十二期,1——18页,台湾辅仁大学中国文学系2009年编印出版。增订本收入《汉声——汉语音韵学的继承与创新》(张渭毅主编),上册,第29——54页,中国文史出版社2011年12月出版。
论反切起源问题,《语言文字学》2008年第6期,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编。修订本选入《北大中文学刊》(2009),北京大学中文系编,第552——568页,北京大学中文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11月。
《集韵》转移小韵新探,《汉语新探——庆祝祝敏彻教授从事学术活动五十周年学术论文集》,第300——350页,湖北长江出版集团崇文书局2007年2月。
论采用“散点多线式”框架构建和描写汉语语音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上),《民俗典籍文字研究》第三辑,第263——301页,王宁主编,商务印书馆2006年12月。
论《集韵》异读字与《类篇》重音字的差异,《语言学论丛》第32辑,第193——223页,北京大学汉语语言学研究中心编,商务印书馆2006年。
1950年以来大陆地区中古音研究概述,《中古汉语研究》第二辑,第31——60页,商务印书馆2005年。
再论《集韵》的洪细,《汉语史学报》第5辑,第230——254页,浙江大学汉语史研究中心编,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5月。
从威妥玛的《语言自迩集》看19世纪中期的北京语音,《辅仁国文学报》第二十期,第111——125页,台湾辅仁大学中国文学系2004年7月。
1950——2004年国内中古音研究综述,《音韵论集》,第358——408页,中华书局2006年。
1950——2004年中国大陆地区中古音研究综述,(日本)中国语学研究《开篇》第24卷,第37——84页,日本株式会社好文出版2005年3月。
1950——2003年大陆地区中古音研究综述,《中国文学与通识教育两岸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60——113页,台北实践大学通识教育中心2004年7月。
魏晋至元代重纽的南北区别和标准音的转变,《语言学论丛》第27辑,第99——171页,北京大学汉语语言学研究中心主编,商务印书馆出版2003年4月。
中古音分期综述,《汉语史学报》第2辑,第27——37页,浙江大学汉语史研究中心编,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语言文字学》2003年第5期全文转载。
《集韵》的反切上字所透露的语音信息(上)(中)(下),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第1卷第1期第21——36页,第3期第25——28页和第5期第13——23页连载。增订本收入张渭毅《中古音论》,第121——177页,河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
《集韵》重纽的特点,《中国语文》2001年第3期,第236——244页。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语言文字学》2001年第10期全文转载。
论《群经音辨》对《集韵》的影响,《语言学论丛》第二十三辑,197——257页,北大中文系编,商务印书馆2001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