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3月11日,由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现代思想与文学研究平台主办的首届杨晦学术奖颁奖典礼暨论文研讨会在人文学苑3号楼205会议室举行。北京大学中文系主任杜晓勤教授,奖项捐赠人、中文系1976级系友黄怒波先生,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研究所所长张辉教授,中文系学术委员会主任、现代思想与文学研究平台主任吴晓东教授,中文系教师王娟副教授、张丽华副教授、李国华副教授、胡琦助理教授、路杨助理教授、程梦稷助理教授以及同学30余人参加会议。中文系副主任程苏东长聘副教授主持会议。
杜晓勤、黄怒波致辞
杜晓勤向获得首届杨晦学术奖的同学表示热烈祝贺,并代表中文系向黄怒波长期以来为中文系建设所作贡献表示感谢。杜晓勤指出,北大中文系现代思想与文学研究平台整合现代文学、当代文学、民间文学、比较文学、文艺学等五个教研室的学术力量,是为了增强各教研室之间的通力合作,引导学生获得更为宽广、深厚的学术视野。五个教研室以现代思想与文学研究平台的名义第一次设奖,意义重大。杜晓勤指出,杨晦先生是中文系的老系主任,也是中文系现代思想与文学研究领域的代表性人物和灵魂,以他的名字来命名此奖,既可以表达中文系对先哲的缅怀,也可以激励年轻学子在学术海洋中自由遨游。
黄怒波表达了对杨晦先生的缅怀。他指出,杨晦先生代表了中文系乃至中华民族一代学人的气格与风骨,设立杨晦学术奖最重要的目的,正是为了鼓励中文系学子培养学术气质,保持不随波逐流的定力,踏实地从事学术研究工作。他希望中文系的同学能够珍惜来之不易的学术平台与学习机会,培养创造性综合分析运用知识的能力,为民族文化的传承作出贡献。
从左至右、从上至下依次为:李国华、吴晓东、张辉、孙慈姗
李国华代中文系教师代表、杨晦先生的哲嗣杨铸教授宣读了会议发言。杨铸在书面发言中指出,这一学术奖以“杨晦”命名,其意义远远超出个人层面,体现的是中文系传承和弘扬自身优秀学术传统的自觉意识和积极导向。杨晦先生毕生献身于文学事业和教育事业,他的学术理念和学术贡献是中文系百年优秀学术传统的有机组成部分。此次学术奖的获奖成果也是中文系“守正创新”宗旨的生动体现。
吴晓东宣读了第一届杨晦学术奖获奖名单。吴晓东感谢了此次评奖的评委会主任张辉及其所率领的评奖委员会共计五个教研室的11位老师在两轮匿名评审过程中所付出的心血,这11位老师是:比较文学教研室的张辉、秦立彦,民间文学教研室的王娟、陈泳超,文艺理论教研室的王丽丽、时胜勋,当代文学教研室的李杨、路杨,现代文学教研室的姜涛、张丽华和李国华。
张辉代表杨晦学术奖学术委员会宣读了颁奖词。杜晓勤、黄怒波、吴晓东、张辉、王娟、张丽华为获奖同学颁发了获奖证书。
颁奖嘉宾与获奖学生合影
学生代表孙慈姗发表了获奖感言。她代表首届杨晦学术奖全体获奖同学向黄怒波、中文系领导、评奖委员会以及全体到场的老师和同学表达了衷心的感谢。孙慈姗表示,本次杨晦学术奖的评选让同学们得以重新回顾杨晦先生的文学与学术道路,为今天的学习研究工作带来宝贵的方法指引与精神支撑。新一代学子将在对前辈学人精神与学术方法的传承中,坚定学科信念,明晰社会责任,为文学学术开创新的前景。
在论文研讨会环节,15位获奖同学分五场进行了精彩的论文报告,张丽华、路杨、李国华、胡琦、程梦稷五位评议老师对同学们的论文进行了细致中肯的点评。
附:杨晦学术奖颁奖词
一等奖获得者
孙慈姗的论文《鲁迅杂文的“感性诗学”——以论“文人相轻”系列文本为中心》从鲁迅论“文人相轻”的系列文本入手,细致分析了鲁迅杂文感性诗学的生成过程,把握到其中“爱憎”表达、“唤起”机制、“小事”激发、“剪报”策略等诸多环节的特定意义。在论述中,作者显示了极好的感受力和思辨力,能深入到鲁迅杂文的肌理之中,在动态的分析中不断提炼整体性的诗学命题,行文灵活又绵密,且具有鲁迅杂文一般的韧性和弹性。
二等奖获得者
陆敏秋的论文《“硬译”与想象无产阶级文学——以鲁迅译介<枯煤,人们和耐火砖>为中心》在吸收相关思路的基础上,从具体译本的分析出发,结合多重问题维度,不仅揭示了“硬译”的独特意涵,而且全方位讨论了鲁迅对新的无产阶级文学的文体和“新的智识阶级”的构想,视野开阔,思路缜密,显示了较强的理论思辨能力。
关是宇的论文《仪式文艺的文类转换:以南通童子书为例》通过大量的田野调查和文献比对,揭示出地方性仪式文艺所发生的“实质性文类转换”和“拟文类转换”两条路径,并分析了各自的原则导向。对于民间文艺乃至通俗印刷文艺之间多层面的知识生产,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三等奖获得者
刘东的论文《跨域·“越轨”·诠释——重读萧红的<生死场>》将传统的文学史方法和新的理论视野巧妙结合,从“跨域流动”的角度,将萧红小说《生死场》在形式和文学秩序上的“越轨”,置于作家从哈尔滨到青岛再到上海的跨域流亡的写作语境中来探讨,有效地勾连了《生死场》的文本内外,对其总体性和复杂性作出了精彩的诠释。
夏寅的论文《从“创造新文学”到“文学革命”:留美时期胡适及其友人的志业选择与文学议论》在史料的收集和辨析方面,颇见功力,通过细致梳理胡适在美留学期间的交游圈子及与周边友人的讨论氛围,钩沉“文学革命”发生的“前史”的同时,也呈现了当时留美学人不同的思考和实践路径。
张晋业的论文《转型“界面”与难题“表征”——对丁玲<我在霞村的时候>的“症候阅读”》围绕丁玲《我在霞村的时候》这一尚无“定论”的经典之作,从“丁玲的逻辑”出发,运用症候式分析与叙事学方法,发掘文本在革命、文艺、文化人多重转向过程中所蕴含的难题性,在充分打开文本的同时又能将文本语境化,表现出十分出色的细读功夫与形式批评的能力,为深入理解丁玲以及边区文艺的历史情境及其内在的文化政治逻辑,提供了新的视角与创见。
刘馨遥的论文《未竟的探索——论路翎<洼地上的“战役”>及其朝鲜书写转变》瞩目于路翎的朝鲜书写,围绕《洼地上的“战役”》及其在批评上的论争展开细读与分析,对路翎小说中的“爱情”与“友爱”等概念有相当精彩的辨析与阐发,并能在20世纪50年代文学的历史场域中,从战争、伦理、纪律等角度分析路翎思想路径的转变及其限度,在路翎研究以及20世纪50年代文学研究等方面都有新的创见。
勾彦殳的论文《虚拟异托邦:论当代大众文化的受众快感机制及其接受效果》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当代大众文化的快感机制与接受效果作了较为充分的描述和探讨,选题新颖,视野宽阔,触及技术、文本、意识形态、社会心理、乌托邦等多重因素,在借鉴当代大众文化理论的基础上,呈现出从现象描述到理论建构的学术创新意识,其对大众文化突出症候与可能前景的辨析和讨论,见解独特,对于理解当代文化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来源:北京大学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