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15年北京大学中文系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仍采取考试录取办法,其中笔试的专业基础考试略有调整,基本原则是按文学、汉语和应用语言学、古典文献三大专业分别命题,考试范围为学科基础知识及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的综合基础。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的专业基础考试单独命题,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基础考试单独命题。
??? 各研究生专业的专业基础考试科目名称及考试内容如下:
专业
|
二级学科或研究方向
|
专业基础考试科目名称
|
考试内容
|
文学
|
文艺学、古代文学、现代文学、当代文学、民间文学
|
中外文学基础
|
综合基础(一级学科命题,考试内容为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及中国历史文化的基础知识)和中外文学基础知识。
|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基础
|
比较文学及世界文学基础知识
|
汉语
|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现代汉语、汉语史、古文字、对外汉语教学、中文信息处理、方言学)
|
语言学基础
|
综合基础(一级学科命题,考试内容为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及中国历史文化的基础知识)和语言学和汉语的基础知识。
|
古典文献
|
中国古典文献学
|
中国古典文献学基础
|
综合基础(一级学科命题,考试内容为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及中国历史文化的基础知识)和中国古典文献学基础知识。
|
新闻与传播
|
创意写作
|
文学基础
|
?
|
学科、专业名称(代码)
及研究方向
|
招生
人数
|
考试科目
|
中国语言文学系
|
90
|
包括计划内学术型硕士生
44
名、北大
-
新加坡国大汉语语言学双硕士班
6
名、专业学位(创意写作方向)硕士生
40
名。其中,拟推荐免试
40
人(学术型硕士生
25
名
+
专业学位硕士生
15
名)。本系不指定参考书目。
|
文艺学
050101
01.
文艺学
02.
文艺美学
03.
中国文学批评史
|
5
|
(
1
)思想政治理论
(
2
)英语一、俄语、日语、法语、德语任选一门
(
3
)文艺学
(
4
)中外文学基础
?
|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050102
01.
理论语言学
02.
对外汉语教学
03.
语音学
|
4
|
(
1
)思想政治理论
(
2
)英语一、俄语、日语、法语、德语任选一门
(
3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
4
)语言学基础
?
|
汉语言文字学
050103
01.
现代汉语
02.
汉语方言
03.
汉语史
04.
古文字学
05.
中文信息处理
06.
对外汉语教学
|
11+6
?
?
|
(
1
)思想政治理论
(
2
)英语一、俄语、日语、法语、德语任选一门
(
3
)汉语言文字学
(
4
)语言学基础
???
考试科目(
3
)包括“现代汉语”和“汉语史及古文字学”两个部分,考生根据报考方向选做。
北京大学与新加坡国立大学“汉语语言学双硕士研究生班”招生
6
名,详情见北京大学研究生院网页及北大中文系网页招生简章。
|
中国古典文献学
050104
01.
中国古典文献学
|
5
|
(
1
)思想政治理论
(
2
)英语一、俄语、日语、法语、德语任选一门
(
3
)中国古典文献学
(
4
)中国古典文献学基础
?
|
中国古代文学
050105
01.
先秦两汉文学
02.
魏晋隋唐文学
03.
宋元文学
04.
明清近代文学
|
6
|
(
1
)思想政治理论
(
2
)英语一、俄语、日语、法语、德语任选一门
(
3
)中国古代文学
(
4
)中外文学基础
?
|
中国现当代文学
050106
01.
现代文学
02.
当代文学
03.
新闻与媒体研究
04.
文学创作与研究
|
8
|
(
1
)思想政治理论
(
2
)英语一、俄语、日语、法语、德语任选一门
(
3
)中国现当代文学
(
4
)中外文学基础
???
考试科目(
3
)包括“现代文学”、“当代文学”两个部分,考生根据报考方向选做。
文学创作与研究方向停止招生。
|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050108
01.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02.
国外中国学
|
3
|
(
1
)思想政治理论
(
2
)英语一、俄语、日语、法语、德语任选一门
(
3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
4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基础
?
|
中国语言文学(中国民间文学)
050120
?
|
2
|
(
1
)思想政治理论
(
2
)英语一、俄语、日语、法语、德语任选一门
(
3
)中国民间文学
(
4
)中外文学基础
|
新闻与传播
055200
01.
创意写作
|
40
|
(
1
)思想政治理论
(
2
)英语二
(
3
)写作
(
4
)文学基础
?
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
MJC
)创意写作方向,详见北京大学研究生院网页和北京大学中文系网页招生简章。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系研究生教务:曲老师? 联系方式:62753045(O),quqy@pk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