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旨趣】
“声音”乃是古典文学理论的一大核心议题,学界已从文学批评、乐论、声律学、思想史、吟诵技法等诸多角度加以关注。但既有研究仍有进一步延展的空间:其一,明清以降数量庞大的史料、作品文本和理论文献亟需发掘和考辨;其二,“声音”理论发展演变的复杂历史过程及其社会文化背景尚需更充分的考察;其三,宏观理论之外,文学文本体现“声音”的具体语言形式仍有待深入探索。有鉴于此,我们计划围绕明清近代文论中的“声音”议题,邀请国内外学有专长的同道,组织系列研讨会和工作坊,融合文学、史学、语言学等不同学科的研究视野和方法,推进对此问题的前沿思考与切实研究。
2020年11月20-21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理论室将与北京大学中文系合办本系列活动的第一次学术工作坊。作为北大中文系110周年系庆活动之一,本次工作坊以青年学者为主,立足“语文学基础”(包括语言观念、文字声韵、文气修辞等)展开讨论,同时邀请相关领域资深学者发表主题演讲或评议,指点后进,体现学术传承。
【会议日程】
2020年11月20日(周五)
9:00—9:20 开幕式
致辞:杜晓勤,陈定家
9:30—11:00 主题演讲一:古代文论中的“声音”
杜晓勤(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古代诗歌体格律研究的方法与前景》
周兴陆(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词情之外有声情——汉语语音的情感效果》
王达敏(中国社科院文学所研究员)
《桐城派声气论研究的方法与前景》(待定)
11:00—12:30 分组报告一
叶 晔(浙江大学中文系教授)
《“风”中的啼鸣声:宋元明时期的“禽言”与“虫言”》
陶 冉(香港中文大学博士生,线上参会)
《声与文:试论明代琴歌的配词与入乐》
评议人:王秀臣
司会人:马 昕
14:30—16:00 分组报告二
龚宗杰(复旦大学古籍所青年副研究员)
《语助和语体:汉语虚字法与古代文章学的声气论》
林 锋(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后)
《凡为文辞宜略识字——一个文学常识的生成》
评议人:周兴陆
司会人:叶 晔
16:10—17:40 分组报告三
颜子楠(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
《乾隆诗歌中的满文名词使用》
汪孔丰(安庆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
《文之最粗处:桐城派声色论》
评议人:王达敏
司会人:潘静如
2020年11月21日(周六)
10:00-12:00 主题演讲二:语言学视野中的文学声音
平田昌司(日本中国学研究者,线上参会)
《读章太炎〈訄书重订本·方言〉与〈检论·方言〉》
冯胜利(北京语言大学教授)
《屈原律:中国韵律文学史上的第一绝唱》
王东杰(清华大学历史学系教授)
《管控口舌:明清时期的训诫》
司会人:陆 胤
14:00—15:30 分组报告四
成 玮(华东师范大学国际汉语文化学院副教授)
《程式与情思——朱光潜诗文音节论的演变轨迹及其中西资源》
卢俊霖(香港中文大学博士生,线上参会)
《唐人七律、七古的节律差异》
评议人:冯胜利
15:40—17:40 分组报告五
李 静(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副教授)
《晚清第一本女学歌集的出版和被禁》
陆 胤(北京大学中文系副教授)
《从“自讼”到“自适”——曾国藩日记中的读法描写与诗文声调之学的内化》
胡 琦(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作为“言语”的文章:汉宋之争与清代文论中的“声音”问题》
评议人:王东杰
司会人:龚宗杰
17:40—18:30 圆桌讨论
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理论室
合办: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
考文知音-海報1117.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