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北京市学位委员会公布了2022年北京市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以下简称北京市优博)名单,共评出北京市优博123篇,北京市优博提名46篇。北京大学中文系2021届博士毕业生马娇娇的博士学位论文《晋察冀:解放区文艺的地方经验与生产机制(1937-1945)》荣获2022年北京市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奖。
作者简介
马娇娇,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2010级本科生、2014级直博生。博士在读期间,曾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文艺争鸣》《现代中文学刊》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若干篇。博士论文题目为《晋察冀:解放区文艺的地方经验与生产机制(1937-1945)》,获“2021年北京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2022年北京市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奖)”。现为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水木学者”,研究方向为中国现当代文学与文化、解放区文艺、晋察冀地方研究等。
指导教师简介
陈平原,1954年生,1984年进入北大中文系攻读博士学位,毕业后留校任教。2008—2012年任北大中文系主任。现为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曾被国家教委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评为“作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获教育部颁发的第一、第二、第三、第五、第六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以及第四届思勉原创奖等。先后出版《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中国现代学术之建立》《触摸历史与进入五四》《左图右史与西学东渐》等著作三十余种。
论文简介
论文摘要:
本文以1937-1945年的晋察冀根据地为中心,旨在讨论抗战期间解放区文艺的“地方”问题。
“晋察冀”地处对日武装斗争最前线,乃是第一个成立、也是唯一一个得到国民政府行政院和军事委员会正式承认的敌后根据地。战争期间,该地对外输出了大量有关八路军抗日的文化表象与历史细节,强化了中共作为军事力量的合法性与合理性;对内则不断发动“村剧团”、“冀中一日”等群众文艺运动,实现了新文艺的“在地化”过程。在不同话语力量竞逐博弈的华北,“晋察冀”的表述与生产,对于讨论中共不断演化的政治文化实践而言始终具备“范型”的意义。不惟如此,战争期间出于对敌宣传、群众动员等现实需求,晋察冀文艺必须最大程度地迫使“地方性”进入自身的结构形态,其知识资源的择取、话语技术的运作、文艺内景的生成无一不发生在地方生态的具体变动之中。在此框架内,“晋察冀”足以成为解放区文艺内部“地方化”的代表案例之一。而通过对“晋察冀”这一个例的探究,本文试图重新为“解放区文艺”找寻“起源”叙事——这不仅仅涉及对此前“一体化”的区域秩序的重新厘定,在根本上也将关乎文艺作为“革命工作”的内在动力,与此相关的“地方”视角或能揭示一种有待补足的历史多质性。
本文的论述共分五章,其中第一章为绪论。第二章则分别择取左翼文人的前线报告、中共的政治宣传、西方外来者的“‘乌托邦’想象”等文本,表明“晋察冀”如何借助诸种话语运作,最终进入到各方读者的视野之中。第三章以西北战地服务团的流入、“村剧团运动”的勃兴等现象为线索,试图回答晋察冀文艺的“内生性”如何生成。第四章为孙犁与王林的“作家论”,意在呈现“‘地方’之内部叙事”。第五章则以一个新闻摄影报刊——《晋察冀画报》——为样本,展示了不同话语势力对“晋察冀”的不同视觉型塑。本文的结语部分,则涉及延安文艺界对晋察冀戏剧的改编,意在呈现两种地方经验之间的差异。
关键词:
晋察冀;解放区文艺;抗日战争;地方经验;生产机制
指导教师评语
研究抗战时期的中国文艺,一般都是国统区、解放区、沦陷区三分;作为一个大致可行的论述框架,此举相对忽略了“三分天下”内部各自的复杂性。中共领导的抗日根据地,毫无疑问是以延安为中心,但因“晋察冀”地处对日武装斗争最前线,乃是第一个成立、也是唯一一个得到国民政府行政院和军事委员会正式承认的敌后根据地,有很大的特殊性。在各方政治/文化力量激烈博弈的华北,“晋察冀文艺”的酝酿、生长与推广,对于讨论中共不断演化的政治文化实践而言,具有典型意义。
马娇娇同学的博士论文《晋察冀:解放区文艺的地方经验与生产机制(1937-1945)》在已有的解放区文艺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接纳政治学的视角、社会学的方法,媒介史的成果,同时积累并发掘了不少第一手资料,让我们得以返回特定历史时期晋察冀的文艺场域,重塑晋察冀解放区文艺的地方经验与生产机制。尤其是第三章讨论“村剧团运动”的勃兴如何展示战时文艺在“宣传教化”之外的其他功能,以及第五章以《晋察冀画报》为样本,凸显了“‘地方’之外部争夺”,学术上有较大的创获。
因处在极为严酷的抗日战争第一线,晋察冀文艺资料相对零碎且散佚严重,如何认真勾稽史料,努力体贴那些较为粗糙的文字背后的历史情境与审美意识,对年轻一代学者来说是个严峻的挑战。马娇娇同学有较好的理论兴趣,视野开阔,论述时分寸感掌握得很不错,体现出良好的学术训练与写作能力。
总体而言,这是一篇较为优秀的博士学位论文。只是结语部分谈论“晋察冀故事”在延安的展开与解读,立意甚佳,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但涉及问题重大,以作者目前学力以及论文篇幅,不足以展开,只能留待日后完善。
马娇娇同学勤奋好学,善于思考,治学根基牢靠,外语水平较佳,假以时日,当有优异表现。
马娇娇同学所填博士生答辩申请书各项内容属实,同意举行论文答辩。
——陈平原
图片来源:陈平原、马娇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