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3日下午,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2025年开学典礼在英杰交流中心阳光厅举行。30余名教师、259名新生参加典礼。典礼由中文系党委副书记周昀主持。

奏唱国歌之后,中文系2025年开学典礼正式开始。

杜晓勤致辞
系主任杜晓勤代表全体师生,向2025级新生表示热烈欢迎和祝贺。他勉励新生,“北大中文人”这个标签既是荣誉和奖赏,更是责任和担当。杜晓勤希望新生们自觉继承和发扬“北大中文人”精神。他表示,“北大中文人”精神是北大精神的体现,同时,“北大中文人”的精神,又是一种文士精神,是中文系师生特有的精神。杜晓勤认为,要具有文士精神,可从平时涵养四“气”入手:要有“文气”,要有“底气”,要有“锐气”,要有“骨气”。杜晓勤以历史上文学家的经历、中文系前辈先贤的故事为例,表示有此四“气”的冲融激荡,才能养成至大至刚、配义与道的浩然之气,才能弘扬“北大中文人”的士君子精神。

喻惟盛发言
2025级本科生代表喻惟盛就“为什么会喜欢上北大中文系”分享了自己的感悟。喻惟盛认为,选择来到这里,也就是选择了一条通向万千世界的纽带,中文是我们与他人最真挚的联系。喻惟盛表示,希望在中文系的培养下,明晰内心所向,关心他人,关注社会,与时代同命运。

余钺发言
2025级研究生代表余钺从自己初入本科的回忆谈起,和大家分享了求学的心路历程。她表示,北大中文人不曾只躲在象牙塔里,始终都在脚踏实地地探索,这是文学、语言、文献共同连结的中国,也正是中国语言文学系意义之所在。余钺借林庚先生的《新秋之歌》作结语,祝愿全体新生在未名湖这片海洋里放声歌唱,在学术的无边海洋里尽心书写。

吴雪菡发言
2022级研究生吴雪菡作为在校生代表发言。她从“对中文最本真的热爱”讲起,论述人文学在当下时代的独特意义。吴雪菡表示,在数智时代,人文学科担负着道德教化、精神指引、文化继承、文明发展的重要使命。她鼓励新生同学,潜心积累微小的意义,不辜负“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嘱托。最后,吴雪菡祝愿新生能够在中文系快乐成长,预祝各位老师教师节快乐。

常森致辞
教师代表常森教授在致辞中向新生表示欢迎和祝贺,并围绕“高质量完成学业与人格塑造”提出几点建议。他强调,进入北大中文系意味着需要完成多方面的转变,提醒同学们正视可能遇到的学业与生活挑战,并始终保持冷静与耐心,积极应对困难。最后,常森勉励同学们反求诸己、珍惜生命、感恩父母与师长,并肩负起传播中国文化与世界对话的使命,努力成为德才兼备的“北大中文人”。

贺桂梅向新生代表赠书
随后,中文系党委书记贺桂梅向新生代表赠书《四海文心——我与北大中文系》。这本书是中文系赠予全体新生的入学礼物,其中收录了38位中文学人专访。这套书籍蕴含的北大中文系薪火相传的人文传统,将帮助同学们触摸“活的历史”,感受“真的精神”。

周昀主持
最后,周昀宣布中国语言文学系2025年开学典礼结束。她期待同学们在北大中文系以书为友,以文明道,涵养锤炼,担负起文化强国、民族复兴的时代使命。

本科新生合影

硕士新生合影

博士新生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