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论丛》2024年第1期
目录及摘要
发刊词
迈向更广阔的语言学天地
《语言学论丛》创刊于1957年,是北京大学中文系编辑的不定期同人论集;2002年第26辑起,改由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中心承办,每年2辑,定期出版,实行双向匿名审稿制;2021年,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北京大学创办《语言学论丛》期刊。
北大语言学前辈王力、魏建功、袁家骅、高名凯、周祖谟、朱德熙、林焘等开辟了这片语言学园地,携手海内外语言学同道一起耕耘播种,65辑刊物就是沉甸甸的收获。
几十年来,《语言学论丛》一直提倡和追求具体语言研究与理论探索相结合,汉语的本体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汉语的共时研究与历时研究相结合,标准语研究与方言研究相结合,汉语与少数民族语研究相结合,以此推动中国语言学的发展。
21世纪是一个崭新的时代,如果说之前的语言学经历了一个分化独立的过程,今天的语言学则是在结合还原中发展,不仅仅是各种语言变体的结合,更是语言与人的结合,语言与社会的结合,直至语言学与其他相关学科的结合。
我们奉行“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的原则,从中国的语言与语言学出发,放眼世界的语言与语言学。《语言学论丛》热切希望得到各位有志于语言学的学界同人的支持,我们一起迈向更广阔的语言学天地。
《语言学论丛》编委会 编辑部
2022年6月
《语言学论丛》2024年第1期
期刊目录
文章提要
所谓疑问代词应是一种特殊的无定代词
------------------
作者:王红旗
提要:所谓疑问代词并不具有询问功能,实质上是一种特殊的无定代词,指称一个集合中任何可能的成员。特指问句的询问功能是句内外因素共同表达的,所谓疑问代词只是在表达中起了重要作用。“谁”等疑问代词在汉语特指问句、反问句和所谓虚指用法、任指用法的句子中有统一的指称功能,应看作同一个词位,只是在不同语境条件下的句子中受语境、发话人交际意图的影响,指称对象会发生变化。这样认识和理解“谁”等疑问代词,可对这些词及其构成的句子做更简洁的分析,这个观点也适用于其他语言。
关键词:疑问代词 无定代词 指称 询问 变项
关于汉译佛典音译词的讨论
——以慧琳《一切经音义》所收音译词为考察对象
------------------
作者:胡敕瑞
提要:本文以慧琳《一切经音义》所收音译词材料为考察对象,对汉译佛典中音译词的来源、选择音译的理由、音译词的差别、音译词的用字等四方面的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此外,本文亦证实《慧琳音义》中所反映的选择音译的理由正是玄奘“五不翻”的内容,此可弥补玄奘“五不翻”理论长期阙然不见的缺憾。
关键词:音译词 慧琳音义 玄奘“五不翻” 汉译佛典
从历时角度看限定副词“只”的义项分合关系
------------------
作者:李泓霖
提要:本文以限定副词“只”的来源及演变过程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汉语史上“只”及相关形式“止”“祇”的历时考察,指出副词“只”的“完全排除”义与“向上排除”义具有不同来源。完全排除义来自对副词“祇”的继承,向上排除义则来自副词“止”意义的并入。唐代之后,“只”已经兼具了两类功能,成为使用最广泛的限定副词,但在否定形式中副词“只”“止”仍未完全混同。“只”的形成与发展受语法化中的语义滞留、形式择一等原则制约,既符合虚词语义演变的一般规律,又具有独特之处。
关键词:“只” “止” 限定副词 虚词语义演变
湖南永州方言“的话”的特殊用法
------------------
作者:王闰吉 魏启君
提要:隶属于湖南省永州市西南官话湘南片区的永州方言,它的“的话”用法除了跟普通话一样可以用作话题标记或表假设语气外,还可以表否定语气、肯定语气、限止语气、庆幸惋惜语气、微忧语气、意外语气、责备语气,用法不仅十分丰富,而且颇为特殊,大部分用法不见于普通话和其他方言,是一笔极为珍贵的语言资源。这些特殊用法,或许能为探索现代汉语“的话”的来源提供一定的线索。
关键词:永州方言 “的话” 特殊用法
湖南永州方言副词“晓了”的语法化
------------------
作者:贡贵训
提要:永州方言中的“晓了”是一个极高级的程度副词,也是一个回声否定词。程度副词“晓了”是从“晓不得”语法化而来,句法位置和相关成分是使其语法化为程度副词的主要原因。在语用中,极端程度表述蕴含了反讽意味,在说话者神情、语气等非语言因素的作用下,“晓了”的否定功能得以形成,是语用语法化的一种表现。
关键词:永州方言 语法化 言语反讽 回声否定
梵汉对音研究中值得关注的几个问题
------------------
作者:向筱路
提要:梵汉对音对研究汉语古音有重要价值,回顾百年来的梵汉对音研究,本文认为未来有以下一些话题值得特别关注。第一,早期汉译佛典源语言和译经对音研究互为表里,应正视既有研究取得的有益成果及存在的问题,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第二,译经对音资料有助于探讨汉语史上的方言差异,古代西北方音的来源是其中的重要课题。第三,宋辽译经对音可能深受唐代不空学派的影响,因此有必要重新审视这些资料,理清译音的历史层次。第四,在确定译经所用汉语的归属时,需要将历史文献和现代方音结合起来,也要注意译者群体的语言背景。
关键词:梵汉对音 源语言 西北方音 历史层次 译者群体
从《唐韵正》看明清吴方言的声母
------------------
作者:吴益威
提要:《唐韵正》注音中,顾炎武主要关注古音韵部,也对部分声母加以改读。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选取21条改读注音,证以历史文献,并与现代吴方言对照,说明其改读反映了明清吴方言声母的实际情况。在此基础上,本文归纳出8种吴方言声母特征,典型的有船禅合流,另像舌上音混读如舌头音,在现代北部吴语中几乎消失,但在明清时期还保留痕迹。
关键词:《唐韵正》 吴方言 声母
《碛砂藏》随函音义庄组三等字的洪音化及相关问题
------------------
作者:李广宽
提要:《碛砂藏》随函音义中,庄组三等字在其常用字较多的韵中反切改良非常普遍,切下字大量改用本组字,且庄组三等字只作本组字的切下字,反映了这类字失去i介音,读为洪音。音变原因大致有二,一是正齿音两组声母组成的音节结构格局中存在许多空格,二是庄组卷舌音声母对i的同化。这一音变导致庄章两组的组合关系发生变化,并引发音系结构调整、两组合流。
关键词:《碛砂藏》随函音义 庄组三等字 反切改良 洪音化 音变原因
“大”音演变的新思考
------------------
作者:沈瑞清
提要: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讨论汉语通语及方言中“大”音的演变。第一节梳理了唐代以前“大”的读音的相关记录,指出:秦汉以前还没有见到“大”跟歌部读音有关的任何押韵或文献证据;《淮南子》表示“舵”的“杕”是根据汉代淮南方言发明的一个方言俗字;音注材料里读歌韵的“大”见于郭璞与刘昌宗的音注;域外对音中《长阿含经》读*a韵的“大”则反映了十六国时期的西北方言。第二节分析了汉语方言中“大”的三种读音类型,分别是“不读泰韵”“读泰韵不读歌韵”与“读泰韵歌韵皆有可能”。基于一、二两节的讨论,第三节提出文献与方言中“大”音的关系:闽语、客家话、粤语的“大”的读音很可能跟汉代淮南方言有关;湘语、赣语“大”的读音则跟唐宋以前的通语有关;官话方言的“大”则跟元代以后的通语有关。我们还提出歌韵的“大”音来自“伪读书音”的假设。第四节则是理论方面的思考与总结。
关键词:“大”的读音 通语 汉语方言 歌泰同韵 伪读书音
潮州方言古浊去字声调的历史层次——“三个去声”说献疑
------------------
作者:张 坚
提要:19世纪至今,一些西方传教士和学者从汉语史的“浊上归去”规律和厦门方言声调格局出发,假设潮州方言中没有独立的阳上调,将声调系统处理为“三个去声”。这个问题实际是南方权威方言(西南官话)“浊上归浊去”规律在潮州方言中的声调叠置。本文通过方言比较和层次分析,认为这种处理方式既不符合语言事实,也违背了古今历史调类比较的原则。
关键词:潮州方言 阳上调 历史层次 方言比较
“躺”的源流演变
------------------
作者:杨 琳
提要:“躺”在现代汉语中是个常用词,但该词的身世我们目前还不清楚。比如“躺”字出现于何时?“躺”词产生于何时?词源又是什么?这些问题一概不明。本文经过查考,得出如下结论:“躺”字出现于明末,广为流行则是在18世纪以后;“躺”词出现于元代,元明时期多写作“倘”;古代耕部与阳部可以互转,故“躺”源自“挺”的音转分化。“躺”的词源的确认再次印证了词义演变中“义由用生”的基本原理,那种把词源和义源系联于古代辞书中某条模棱两可的释义而无实际用例或用例极少的字词的做法都是违背“义由用生”原理的,都难以成立。
关键词:躺 挺 耕部与阳部互转 词源
汉语日月概念的称名策略与语义关联
------------------
作者:程珊珊
提要:本文主要从称名视角出发,通过汉语中的多义单纯词和合成词展现了围绕着{日}和{月}的概念关系。我们发现单纯词{月}缺乏其他的概念来源,而以合成词表达的{月}有较为丰富的源概念,除闽语(拟人突显)外大部分方言呈现出光照突显的特点;由单纯词表达的{日}的源概念具有光热突显的特点,而合成词表达的{日}的概念来源呈现出更显著的方言差异。单纯词和合成词呈现的概念关联共同证明,语素/词的替换可能会导致语义引申方向发生变化,普遍概念关联只是为语义演变提供可能路径,实际演变方向由语素自身的语义结构决定。因此关于概念关系的研究有必要对已有的基于同词化的概念网络进行扩展,应更多地关注语素层面的多义性,并将概念的不同称名机制整合进概念关联的网络,以更好地解释词汇变化的理据性。
关键词:认知称名 方言差异 日月 构词方式 多义性单位 语义演变
刊物稿约
1. 《语言学论丛》简介
《语言学论丛》是中国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主办的学术期刊。本刊前身是北京大学中文系语言专业主编的不定期同人刊物,于1957年创刊,共出版25辑。后自2002年的总第26辑起,改为北京大学中国语言学研究中心主办的面向海内外征稿的学术集刊,共出版至总第65辑,为“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集刊(2005年起)。
2021年11月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语言学论丛》由原来的定期性系列学术集刊转为学术期刊。国际标准刊号为ISSN 2097-1796,中国标准刊号为 CN10-1810/H,国内邮发代号为82-515,季刊,16开本。2、5、8、11月的26日出刊,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本刊的办刊宗旨是坚持正确的办刊方向和舆论导向,以中国境内语言和语言学为研究对象,将具体语言研究与理论探索相结合,汉语的本体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汉语的共时研究与历时研究相结合,标准语研究与方言研究相结合,汉语研究与少数民族语研究相结合,刊载相关研究成果,促进学术交流,推动中国语言学发展和学术影响力提升。
2. 主要刊登内容
《语言学论丛》主要刊登海内外有关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现代汉语、汉语史、汉语方言和文字学方面的学术论文,以及上述领域的严肃的学术评论。学术动态和学术活动消息等来稿亦受欢迎。
3. 本刊审稿制度
来稿均实行双向匿名审稿制度,按照国际标准编辑出版,稿件处理时间一般为6个月。
4. 来稿注意事项
本刊接受投稿的唯一邮箱为luncong@pku.edu.cn。来稿请注意以下事项:(1)本刊接受中文稿件。请提供word和pdf格式的电子文本各两份:一份不含有任何作者信息(供匿审用);另一份注明作者信息(姓名、工作单位、主要研究方向)、联系方式(通讯地址、电子邮箱、电话号码)和资助信息,以附件形式发送到编辑部邮箱。(2)本刊实行通讯作者制度,编辑部只接受文章通讯作者的来稿。(3)书评稿件应附原书,以便审稿。(4)来稿文责自负。依据《著作权法》的有关规定,本刊可以对来稿作文字上的修改、删节。作者如不同意修改请予以注明。(5)来稿请遵守学术规范,稿件评审期间请勿一稿多投,如发现本刊将作相应处理。稿件以不超过20000字为宜,5000字以上的稿件需附300字以内的提要和3―5个关键词,以及相应的英文题目、提要、关键词。(6)冷僻字、特殊符号、需要制版的图表请另纸用较大字体开列,并注明在稿件中的位置。除有必要使用繁体字、异体字(请圈明),应一律使用简化汉字。(7)稿件刊出后,对内地作者支付稿酬,并赠样刊2册;对海外作者赠样刊4册。(8)稿件一经刊用,文章的著作版权(包括光盘版版权、网络版版权)即属本刊所有。如不同意请在投稿时说明。稿件录用后版式根据出版要求再行调整。本刊所付稿酬已经包括光盘版及网络版稿酬。(9)来稿恕不退还。如须撤稿,请告知编辑部。
5. 本刊联系方式
通讯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颐和园路5号北京大学人文学苑6号楼 《语言学论丛》编辑部
邮政编码:100871
电子信箱:luncong@pku.edu.cn
来源:《语言学论丛》编辑部
排版:阚萧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