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至27日,由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北京大学语言学实验室主办的第57届国际汉藏语言暨语言学会议(ICSTLL-57)在北京大学举行。来自中国、印度、日本、泰国、美国、澳大利亚、法国、英国、德国、瑞士、奥地利、爱尔兰等国家的130余位专家学者通过线下或线上方式参与此次会议,就汉藏语言及语言学诸多前沿议题展开了热烈而深入的交流。这是时隔42年后,在北京大学第二次举办国际汉藏语言暨语言学会议。本次会议要求所有汇报人采用英文书面材料,报告口语为英语或汉语,并为用汉语报告的参会者提供了AI同传服务。
会议LOGO(此次会议标识由中文系博士研究生陈诗梵基于甲骨文“口”与“耳”二字设计,灵感来自北京大学语言学实验室标志)
10月25日上午,第57届国际汉藏语言暨语言学会议开幕式在李兆基人文学苑1号楼108室举行。北京大学社会科学部部长初晓波、北京大学中文系主任杜晓勤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开幕式由北京大学中文系长聘副教授林幼菁主持。
开幕式现场
初晓波对与会专家学者的到来表示欢迎。他回顾了国际汉藏语言暨语言学会议的历史,高度肯定了其促进基础学科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重要作用。他强调,中国是汉藏语的故乡,新时代汉藏语言研究不仅要树立传统,还须回应科技发展带来的新挑战和新任务。北京大学语言学实验室成立近百年来,涌现出一大批极具价值的学术成果,为北京大学语言学学科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他表示,2024年是北大“学科质量年”,北大始终高度重视并将持续支持推动北京大学语言学实验室和北京大学中文系的发展建设,也期待与会专家学者为北大语言学学科的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初晓波致辞
杜晓勤代表北京大学中文系对参会学者表示欢迎。他介绍了北京大学中文系语言学学科发展历史,回顾了中国首次承办国际汉藏语言暨语言学会议时,吕叔湘作为会议召集人,王力、朱德熙、林焘、徐通锵、叶蜚声、沈炯等著名语言学家齐聚北大中文系的盛况。正是因为一代代语言学人笔耕不辍、薪火相传,北京大学中文系语言学科才能收获丰硕成果。杜晓勤表示,北京大学中文系将全力支持语言学实验室的发展建设,推动北大中文系语言学世界一流学科建设。
杜晓勤致辞
澳大利亚拉筹伯大学(La Trobe University)教授David Bradley以“汉语和藏缅语”(Chinese and Tibeto-Burman)为题作主题演讲,他利用语言学内部和考古学、遗传学等学科研究成果重建了汉藏语系的分化过程。来自语音学、形态学和词汇学的各种证据表明,汉藏语系得到了比较语言学证据的充分支持,汉语是原始汉藏语的第一个分支,而克伦语(Karenic)是原始藏缅语的第一个分支。在语言接触的长期影响下,语言的形态句法和词汇都会发生重要的变化。考古学、遗传学证据表明,原始汉藏族群的可能地点是距今约7000年的仰韶文化,而原始藏缅族群的可能地点是距今约5300年的马家窑文化。有关农作物、家畜和金属的考古与比较语言学证据有助于追溯藏缅语后期分化的年代,气候变化也是许多语言分化的重要因素。
David Bradley演讲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孔江平作了题为“中国语言的接触与融合”(Language Contact and Integration in China)的报告,从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进程出发,介绍了中华民族语言共同体研究的理论与方法。从现代人“走出非洲”,到农耕文明、工业文明及全球化先后兴起,人类生存和迁徙模式发生深刻变化,语言演化形态也从分化转变为接触与融合,进一步演变为接触、融合和濒危以及国际语言形成。中国目前处于农业文明与工业文明过渡期,中华民族语言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过程中形成了庞大的语言共同体。为此,研究团队采用语言接触与融合的理论与方法,对各民族121种语言进行了大规模田野调查,涵盖民族和语言起源、调查对象基本信息、语言文字活力、常用口语词和借词、音位系统等多方面,建立了“中国民族语言共同体”数据库及语言演变模型。
孔江平演讲
10月25日下午至27日下午,分组报告在李兆基人文学苑6号楼举行。21场分组报告议题涵盖了汉藏语言及语言学研究的各方面,包括语音学及音系学,语言的历史比较与接触,语义和句法结构,语法范畴和语法标记,语言描写和语篇分析,语言与社会、文化,以及汉藏语言的跨学科研究。
分组报告现场
10月27日下午,第57届国际汉藏语言暨语言学会议闭幕。林幼菁回顾了此次会议的主要内容,并代表会议组织方对线下和线上参会的专家学者表达了诚挚的感谢。来自伦敦大学亚非学院(School of Oriental and African Studies)和伯尔尼大学(University of Bern)的Muhammad Zakaria宣布:第58届国际汉藏语言暨语言学会议将于2025年在瑞士伯尔尼大学举行。
Muhammad Zakaria宣布下届会议举办地
合影
文字:赵炳亮
摄影:陈诗梵、赵炳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