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国际在线? 时间:2010年09月19日
??? 近日,市民黄女士向江淮晨报反映,她女儿就读的屯溪路小学最近为了搞中秋活动,要求统一着装,男生穿唐装,女生穿旗袍。而校方认为,现在全社会缺少的是一种对传统文化的尊重,这样做对孩子的培养是很有必要的。
??? 家长的困惑和学校的解释恰恰印证了一个尴尬的事实:传统节日的社会化功能有消失的可能。近年来,传统节日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下,处境变得越来越尴尬。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不过,传统节日是作为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存在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传统节日的衰落尤其是内涵意义的丧失,意味着我们对传统节日中所包含的优秀价值理念等精神层面东西的放弃,那么,传统节日来承载的核心价值的传承就有断裂或将要断裂的可能。这正是安徽一小学规定男生着唐装女生穿旗袍庆中秋引起家长反感的原因所在。
??? 那么,在节日文化有可能传承断裂的当下,靠什么避免传统节日的文化血脉表层化呢?节日符号的传承性决定了其在文脉相传中的重要作用,但并不意味着节日具体表达方式和内容的固步自封。据《光明日报》载,北京大学中文系副教授王娟介绍说,人们往往认为,传统的中秋节历史很悠久,且往往跟月亮相关。实际上古籍对中秋节的记载是近代的事。中秋节是先被政府选定,再逐渐把许多传统的因素加入进去,然后逐渐演变为团圆节和全国都要过的节日。
??? 面对安徽一小学规定男生着唐装女生穿旗袍庆中秋之类的现象,应避免被热闹的景象、表面的狂欢等现象抽空节日的内在精神实质。必须明确,只有充足内在含义与象征寓意的节日行为,才会被社会接受并得到民众的自觉保护和继承,忘却内涵只徒有形式的节日,则是其走向消亡的开始。
??? 中秋靠“旗袍”提醒关乎文化血脉传承,而这种提醒方式是在反证节日文化的表层化。因此,传统节日的文化血脉何以避免表层化,不仅仅是小学生的课题,更是整个社会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