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教研室/研究所主任(所长),并各位老师:
??? 接社科部通知,现已启动教育部一般项目申报工作和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两项重要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请各教研室、研究机构和相关老师周知并积极申报。如有任何问题或建议,请及时与系主管主任或系科研秘书联系。
1. 关于2010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一般项目申报工作
??? 据社科部通知,2010年度教育部人文社科一般项目申报工作已经开始。我系符合教育部规定可申报的学科范围包括:语言学、中国文学、外国文学、交叉学科/综合研究。教育部一般项目从2009年开始大幅增加了立项数,而且不设课题指南,申报者可以根据自身的研究基础和特长,自行拟定研究课题。这些都使得申报中标率大大提高,而且照顾了申报者的学术自由。另外今年资助力度也有提高(规划项目增加到9万元,青年项目增加到7万元,并且不再收取申报费),更有利于申报者有足够的科研经费。
??? 根据教育部规定,2010年度一般项目的申报条件是:申请者必须能够实际从事研究工作并真正承担和负责组织项目的实施;每个申请者限报一个项目,课题组成员最多只能同时参加两个项目的申请。规划基金项目申请者应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含副高)的在编在岗教师;青年基金项目申请者应具有博士学位或中级以上(含中级)专业技术职务,年龄不超过40周岁(1970年以后出生)。以下情况之一者不得申报本次项目:在研的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含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基地重大项目、后期资助项目、一般项目)负责人;所主持的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自2007年以来因各种原因被撤销者;在研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含重大项目、重点项目、一般项目、青年项目、后期资助项目、西部项目和单列学科等各类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各类项目负责人(若已经结项需附相关证明)。另外申报者必须使用2010年新版的《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申请评审书》(可登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信息网(www.sinoss.net“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管理平台·项目申报”系统下载),以前版本无效。此外本次项目评审采取匿名方式。为保证评审的公平公正,《申请评审书》B表不得出现申请者学校、个人等有关信息,否则作废。申请者应如实填报材料,确保无知识产权争议。凡弄虚作假者,一经查实即取消三年申报资格。
??? 根据社科部通知,此次申报没有限额,但为了提高申报质量,帮助申报经验不足的教师更好的完成申报,各院系将在正式申报前先组织内部评审。本次申报工作到5月28日截止将持续6周。中文系具体时间安排如下:即日起至5月10日:申请者须先撰写和提交申请书的电子版草稿(不一定严格按照申请表格式填写,但须有必要信息)。5月14日(星期五)系学术委员会将进行评审,通过的申请项目再由申请者修改申请书,于5月28日前在线提交正式申请书,同时由系里统一将副本报社科部,由社科部统一在纸质本上盖章并上报。
??? 社科部通知,学校为未获资助的申报者提供一定金额的资助作为前期工作费用(受到财务制度的限制经费将在第二年下拨。2009年申报而未立项者学校资助每人2000元,很快就能到账)。
2. 关于北京市第十一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申报工作
??? 根据社科部通知,北京市第十一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选工作已经启动。该奖项是人文社会科学的标志性奖励项目,全系老师都应该积极申报。
??? 此次评奖的参评成果范围:(1)2007年7月至2009年6月底期间发表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教材不能申报)。(2)参评成果须公开出版或发表;对确有较高应用价值、但不宜公开发表的调研报告,须经委托单位同意,方可申报参评。(3)个人同一专题有较强系统性辑集而成的论文集视同于著作;丛书以单本著作独立申报;多卷本著作须出齐后一次申报,参评时间以最后一本著作出版日期为准。(4)已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不包括民间奖励)不在参评之列。此次奖励等级分为:特等奖、一等奖和二等奖。
??? 根据社科部通知,本次评奖中文系的上报限额最多为8项。中文系的申报工作程序如下:在本届评奖范围内申报参评的研究成果,须由作者(含离退休人员)在5月10日前填写并提交《北京市第十一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申报书》中的“一、北京市第十一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申报表”(见本通知附件,但也不一定严格按照申报表格式填写,但须有必要信息)。5月14日(星期五)系学术委员会将进行评审和对申报推荐的成果进行排序。
??? 申报者最终须上报的材料有:(1)研究成果:论文、调研报告可提交原件1份和复印件2份,其他成果须提交3份原件。以非中文撰写的公开出版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须提交原作品,篇幅不大的须附中译文,篇幅较大的须附3000字左右中文内容提要。(2)《申报书》一式3份(均为原件),并附电子版,用A4纸双面打印并在左侧装订。申报成果的各种证明材料,统一装订在《申报书》后面。
??? 提交《申报书》的说明:封面中“成果形式”项填写著作类、论文类、调研报告类。“学科组”项填写语言文学或交叉学科·综合学科评选组。“学科分类”项,按照“学科专业目录”填写一级和二级学科,如中国语言文学·汉语言文字学。申报表中“参评成果形式”项填写著作类、论文类、调研报告类(著作类可用括号注明“专著、编著、工具书、译注”等。“参评成果引用、转载或采用及转化情况”和“参评成果获奖情况”的证明材料请按要求尽量提供并标记页码,材料中的重要内容请打上醒目标志。
??? 3. 关于“社会责任与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中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论坛2010”征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