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日-3日,由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北京大学中国古代文体研究中心、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哲学与艺术史研究中心、中国艺术研究院《文艺研究》杂志社联合主办的“文本凝定与知识实践:重审印本时代的文艺史观”跨学科青年工作坊在北京大学中文系召开。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美术学院、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四川大学、安徽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广州美术学院、上海博物馆的二十余位专家学者及博士研究生参加本次工作坊。
会议海报
会议现场
开幕式
本次工作坊的开幕式由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叶晔主持,中国艺术研究院《文艺研究》杂志社社长王伟致开幕辞。王伟首先向参加此次论坛的专家学者表达了衷心的感谢,并详细介绍了本次工作坊的活动缘由:基于学科融合的学术发展趋势和《文艺研究》横跨文学、艺术两个领域的刊物特点,集中研究力量深入讨论文艺领域中的重大问题。总的来说,工作坊旨在为青年学者提供一个跨学科的交流平台,促进文学、艺术两个学科之间的互动与交流。
王伟致辞
第一场
工作坊第一场的主题为“技法、知识、文本:文艺凝定之种种”,由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李飞跃主持。
李飞跃主持
四川大学江秋萌关注元人的观画方式与风格流变,认为元代画评与画作中存在不同风格交融的现象,通过打破明人框架,回溯元人的观画与作画方式,有助于重现当时更为多元的绘画世界,理解元代绘画新变。评议人张芾指出,元人观画的“景”与“法”二重视角很有启示性,并对“景”“法”两种视角并置的批评方式在艺术史研究中的普适性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广州美术学院庄明讨论了杜琼、沈周与明代画法的改革,认为明初以杜琼为核心的苏州文人群体,在鉴赏的过程中发展出了画法与文献结合的鉴定方法,逐渐形成对风格的历史意识与对大师面貌的基本认识。评议人徐隆垚指出,该文所讨论的张丑书画鉴藏,与明代诗学的“辨体”颇有相通之处,建议就明人绘画观中的历史意识进行更深入的讨论。
北京大学魏珞宁关注先唐诗歌在明代的定型,认为明人的大规模汇纂使部分先唐诗歌的面貌得以定型,这种定型体现为文本信息确定、篇章补全、篇章纂合与全篇始见四种情况。评议人江秋萌指出,古典诗歌在特定历史时期的“凝定”过程及其思维理路,同样对艺术史研究有所启发,可借以观察艺术史在晚明经典化的路径。
北京大学吴晋邦则对闽诗传统中的宋诗展开讨论,认为宋诗在闽中的后世接受过程受到文献可见度与时代风气的交互影响,与出版业关系甚巨;地域文学传统可从历史、流别、内化三个层面细化讨论。评议人蔡力杰指出,明代闽地士人建构地域诗史传统的过程,在闽地艺术史中同样有迹可循,该文对地方美术史的研究也有很好的启发意义。
第一场会议发言(江秋萌、庄明、魏珞宁、吴晋邦)
第二场
工作坊第二场的主题为“印本时代的文艺阅读与定名”,由中国艺术研究院《文艺研究》杂志社副研究员陈斐主持。
陈斐主持
复旦大学张芾关注杨慎对唐前文学文本的异读,认为杨慎异于寻常的文学阅读行为,体现了经典与文本之关系的多重可能性。评议人陆蓓容指出,文中有关“经典文本”的定义及讨论,仍有进一步讨论的空间,并以清人摘录“非经典文本”为例,认为类似行为未必代表清人对其认同的程度已可与经典相当。
浙江大学徐隆垚以王世贞所撰《艺苑卮言》与《拟古七十首》为例,讨论晚明复古诗人的“读”与“写”,认为明代复古诗人的读诗、评诗、拟诗、作诗间存在内在的逻辑关联。评议人曹蓉指出,徐隆垚文章以《艺苑卮言》和《拟古》为例揭示两者共通的阅读基础,很有方法论上的启示意义,并对“诗学知识专门化”的概念谈了自己的看法。
上海博物馆曹蓉关注美术史中“浙派”的史学背景,并以“浙派”为例探究这一风格形成专名的过程。评议人吴晋邦指出,“浙派”群体与“浙派”概念之间的时序差异尤为重要,建议对二者间的差异作出更清晰的离析。
上海师范大学陆蓓容则将目光聚焦于明清绘画史中的定名问题,认为前一个历史时期的定名结论不仅影响了下一代人的定名实践,也影响了他们对山水画史的理解。评议人杜欢指出,文章的逻辑与论述思路很具有吸引力,并对其中一些没有被后世所接受的“定名”的情况展开了深入的讨论。
第二场会议发言及讨论(张芾、徐隆垚、曹蓉、陆蓓容)
第三场
工作坊第三场的主题为“形象、类型、谱系的跨文艺对话”,由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副教授李成晴主持。
李成晴主持
中国美术学院熊鹤婷以倪瓒的形象生成为例,关注艺术史的“文本化”,通过探讨艺术家形象与作品在历史传播中的相互影响和演变,对文人画理论及画史与古代传播媒介之关系进行了反思。评议人魏珞宁指出,文章在扎实的文献基础之上,对文学史和艺术史研究中的通弊有着充分的自觉和反思,并对论文中存在的一些结构性问题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中国人民大学蔡力杰以倪端《聘庞图》为考察对象,认为倪端《聘庞图》的题材长期为学界所误读,此作实际描绘的当是“商汤聘伊尹”故事,并与明初的政治窘境与治世理想息息相关。评议人高明祥指出,文章提出了一个具有启发意义的学术史问题,并就绘画史中所用的类型研究法的限度问题交流了意见。
安徽大学杜欢关注印刷与写本鉴定中的谱系学,认为在碑拓、雕版印刷书和印章鉴定中利用裂缝形成的纹理进行谱系鉴定,与古典语文学中利用书写讹误建立的写本谱系学类似,因而也可将文本中的讹误看作一种文本“裂缝”。评议人庄明指出,这涉及书画鉴定学中的基本问题,即对谱系学与类型学方法的使用,在承认其重要性的同时,如何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应对“裂缝”产生的复杂性,恐怕更要留意。
中国艺术研究院高明祥关注钱谦益“明遗民体诗”肇始及其自我形象的重构,认为钱谦益在顺治四年夏所写《丁亥夏题海客钓鳌图四首》,可视为“明遗民体诗”的草蛇灰线。评议人熊鹤婷指出,钱谦益的“明遗民体诗”并非简单而纯粹的故国之思,文中对钱谦益“金陵颂系”后心态发生转变的潜在预设,实可作进一步的考量。
第三场会议发言(熊鹤婷、蔡力杰、杜欢、高明祥)
第四场
工作坊第四场的主题为“文学史”与“美术史”的相互透视,以圆桌讨论的形式展开,由《文艺研究》杂志社社长王伟主持。
王伟主持
魏珞宁首先对“‘古典’在近世的层累与重构问题”作出引言,他认为,“经典”本身并不是一种与“非经典”二元对立的存在,二者都处于一个动态的进程中,只是在成为“经典”的程度上有所差别。陈斐认为,经典的层累与审美的建构过程十分有趣,很多对我们的知识谱系具有建构意义的书籍,并不见得如《唐诗三百首》那样广泛刊刻并流传。熊鹤婷指出,中国古代艺术史的经典生成形式和现代艺术史学科的经典生成形式是完全不同的,并对文学史学科中现代文学对经典的选择,是否与古代文学对经典的价值判断一致提出疑问。吴晋邦回应,认为在雅文学的内部,“五四”前的经典主要处在一个旧体诗词创作的土壤之中,但“五四”后新旧文学的递嬗和观念的变化,确实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了传统经典的地位。
徐隆垚就“读写机制对于文艺史的深化作用”作出引言,认为“读写机制”实际上就是文人有关前人作品的各个阅读环节(收藏、抄纂、释读、考证、批评)与写作环节(摹仿、原创)间的一种逻辑关系。杜欢指出,古人阅读某一文本后具体有什么样的感发,我们无法了解,也很难建构,但从书籍史而言,确定古人读不到什么,即“阅读的空白”,同样也很重要。陆蓓容认为,“空白”是有内在层次的,就此而言,对“空白”的讨论在有文献记载的情况下或许可以深入挖掘,但在细节的操作上很难落实。张芾指出,在历史的脉络中,读与写存在一种复杂的相互作用,并以近代学者关于明中叶“文学复古”与“古书翻刻”风潮孰先孰后的问题展开讨论。
圆桌讨论的六位引言人
张芾对“知识史中的‘谬误’及其文艺创造”作出引言,认为当前的研究者习惯于通过古人知道什么来书写他们的文学史和美术史,但实际上我们还应搞清楚他们不知道什么,这一思路有助于我们去更好地理解他们的知识型。徐隆垚指出,明人经常作为“谬误”的制造者出现,他们在刻书序跋的叙述中经常提到“读书荒”,给人一种对于古代文本的“饥饿感”;但随着嘉靖年间刻书业的复兴,“饥饿感”的情况得以缓解,在某种程度上就会形成“知”与“无知”间的互动。高明祥以《将进酒》一诗在敦煌写本中的异文为例,指出知识谬误的流传或经典制造,其实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曹蓉认为,符合思想转型或知识转型的文本改动更容易流传下来,而画史中同样有类似的情况,如果基于原始文本所作的改动更符合后人的鉴赏视角,那么就更有可能被保存下来。
蔡力杰就“作为叙事的文学、艺术‘史’”做出引言,认为文学史和艺术史作为一种叙事,必然带有某种主观性,一定是被建构的,并就这一思路提出两个问题:一个被接受的文学史和艺术史,在多大程度上是按照一种叙事学乃至修辞学的方法生成的?如何建构一个更符合文学史、艺术史的真实情境或内在逻辑的叙事框架?吴晋邦认为,如何评价文学史叙事中的客观性,一直以来都是困扰研究者的一个问题,真实的文学史只是一个“高悬”的理念,理论上我们可以无限接近它,却无法真正地达到它,并指出“地域传统”的建构同样会遇到这一问题。曹蓉指出,文学史遇到的问题,其实在美术史中同样存在,并以“浙派”一词为例,认为该词在美术史中的使用更偏重于强调“风格”而非“地域”,但该词本身又是以“地域”为标签而生成的,这一概念的复杂性会影响到学者对美术史的判断。徐隆垚提醒,在考察叙事中的文学史与艺术史时,我们需要特别思考这个历史是谁的历史?而叙事是有指向性的,所以另一个要考虑的问题就是,这种叙事在何种程度上被哪些人需要?
熊鹤婷就“‘文艺传统’的非线性特征”做出引言,指出人们在创作艺术时与其说是在表现,不如说是在寻找一种语言去交流,而正是这一框架的存在,让艺术史得以可能。吴晋邦指出,当我们谈论中国古代文学的某个时间节点时,其实在谈论的是我们心目中那个时代的文化中心,而较少去关注中心以外的其他地区。直到近代以后,随着文献的增多,这种研究方式方得到较大的改善。徐隆垚认为,文学史的撰写并非共享同一套话语模式,如正史《文苑传》中的叙述模式,大概率与专业性更高的总集、诗话中的文学史叙述模式不同。杜欢指出,不同的政治立场或政治倾向,同样会影响研究者的学术体系建构。
圆桌讨论
吴晋邦就“风格学分析的理论局限与突破”作出引言,指出风格学是西方美术史中的基础研究方法,相对而言,文学学科并没有发展出如此成型、自觉的风格分析方法论;但文学学科有悠久的辨体传统、体格律研究及文体学研究。由于学科本身的分殊,美术史中的风格学分析并不易直接移植入文学史研究。庄明认为,当人们讨论风格学,或者画法史,其实有个特别简单的出发点,就是美术史的课到底该怎么讲,如何向学生解释一幅画,如何解释这幅画为什么会出现在历史之中。熊鹤婷指出,传统的“望气说”很难在现代学科中完成普适化的理论建构,但宋元绘画给人的感觉就是和明代之后的绘画不一样,这个判断又是真实存在的。陆蓓容提醒,我们常说某一种风格是从某一位画家开始的,而实际的情况却是,这一风格概念的提纯,来自历史上所有宗法该名家的后世画家们所呈现出的东西,所谓“某一位画家的风格”的类似表述,其容量是要远大于这位画家本身的。
叶晔进行总结
工作坊的最后,由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教授叶晔进行会议总结。
叶晔首先强调了人文学科之间进行交流互动的意义,认为文学与艺术之间的对话起到了很好的效果,让研究者能更加立体而非单元式地去考察古代的文学或艺术作品。他以工作坊的主题“文本凝定与知识实践”为引,对与会学者的讨论做出总结。本次工作坊通过强调文艺的“造物”,让我们对文学史、美术史之复杂性的认识,超越了传统意义上的作品“传播-接受”模式,赋予了“层累”一词更丰富的学术内涵。在整两天的学术讨论中,无论文学史还是美术史领域的青年学人,大家都在对各自学科的叙事、书写或认知模式进行反思。他对这一趋势表示肯定,认为只有在不断反思的基础上,才能进一步逼近文学或艺术的历史真实。最后,他对各位与会学者表示感谢。本次工作坊圆满结束。
会议合影
撰稿:罗弋洋 张翼
图片:佘福玲 王奕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