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26日上午,北京大学校友会中国语言文学系分会理事工作会议在人文学苑3205会议室并腾讯在线会议室召开。中文系分会会长崔希亮、中文系党委书记贺桂梅、系主任杜晓勤、副系主任金锐等领导嘉宾以及来自中文系各年级的系友理事共70余人参加会议。会议由中文系党委副书记、中文系分会常务副秘书长周昀主持。

会议现场

线上会场

周昀主持会议
贺桂梅介绍了中文系分会近年系友工作情况。她表示,近年来,中文系分会在北大校友会和广大系友师生的参与和支持下,加强组织建设,开展了教育、文化、学术等多维度交流。邀请系友参与毕业教育、就业指导,同时系友支持在福建、吉林、广西、广东等地建立10余个学生思政实践基地,建立3个学生实习基地。系友捐赠设立文学专业、文献专业科研奖项,形成校内外育人合力。多个年级系友还在学术交流、著作出版、专业实习、书籍捐赠、学科宣传、继续教育培训、关心离退休教师、系楼环境美化等方面倾力相助。中文系分会持续加强系友联络工作,到南昌、广州、南宁等7个地市看望系友,通过举办选调生座谈、校庆日系友返校活动以及举办79级、83级、13级等年级秩年返校茶话会等方式,建立与系友的联系的工作机制。未来,中文系分会将在系友秩年返校、行业主题交流、建立地区系友联络中心、设立中文学科建设基金等方面加强工作,力争促进系友和中文系事业共同发展。

贺桂梅发言
杜晓勤介绍了中文系近年学科建设进展。他指出,中文系以建设世界顶尖学科为发展目标,学科建设不断取得新突破。在平台建设方面,成立古典学平台、现代思想与文学平台、语言人类复杂系统平台三个学科平台,并成立文学讲习所、现代中国人文研究所两个轻实体机构。在人才培养方面,中文系近年来落实本硕博贯通式人才培养,依托三个学科平台,打造一流本科专业和拔尖小班,获评首批教育部拔尖学生培养基地。在教育改革创新方面,多位教师主编的教材获评首届全国优秀教材,多位教师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多名学生获得校级、市级各类奖励荣誉。在科研方面,中文系近年多项科研成果获社会重要奖励,教育部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数量位居全校第一。杜晓勤也分析了当前中文系发展的短板和困难,期待系友能共同出谋划策,助力中文系更上台阶。

杜晓勤发言
金锐介绍了近年系友捐赠情况,并宣布学科建设基金启动。他回顾了近年来系友的捐赠情况,并代表中文系对所有慷慨捐赠的系友表示感谢。学科建设基金聚焦解决中文系当前的重点难题,关心师生福祉,提升教育质量,主要用于设立返聘教授岗位、关爱离退休教师、会议室等基础设施改造、学生困难补助、教学科研活动等方面。该基金期待得到广大系友的支持,涓涓细流、殷殷深情必将汇聚成支持中文系发展的强大动能。金锐表示,中文系将合理合规用好基金,确保每一分钱都能发挥最大的效用,为中文系的长远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金锐发言
2013级本科系友刘派为学科建设基金启动捐资100万元人民币。他在发言中谈道,中文系有一种神奇的力量,在毕业后对他产生持久而深远的影响,让他对语言文字有更深厚的感情,对中国历史文化有更多的敬畏,对想象力的魅力有更充分的体悟。也正是这样一份深厚的感情,让他在工作后有反哺中文系的想法,想让师弟师妹能在中文系更好地成长成才。

刘派发言
近年来,系友们的捐赠大力鼓励学生沉潜治学,其中黄怒波系友捐赠杨晦文学奖、孙川系友捐赠孟二冬教授学术纪念奖、向农系友捐赠董洪利教授学术纪念奖,刘派捐赠学科建设基金启动资金。崔希亮、贺桂梅、杜晓勤为黄怒波、向农和刘派颁发系友捐赠荣誉证书,感谢他们对中文系的关心支持。

颁发系友捐赠荣誉证书
为了充分发挥系友的榜样力量与专业优势,帮助在校生在职业生涯规划、行业前沿探索、求职就业拓展等方面提升认知、提高能力,助力学生职业发展和成长成才,中文系选聘周立文、赵玥、韩沛奇、张夏妍担任学生生涯发展校友导师,贺桂梅、叶威惠颁发聘书。

颁发学生生涯发展校友导师聘书
崔希亮、贺桂梅、杜晓勤、周立文、金锐、周昀、叶威惠等中文系分会负责人、系党政班子成员为中文系分会理事颁发任职聘书。理事们分别介绍了自己在中文系的学习经历以及工作情况,表示希望成为中文系与系友之间的桥梁纽带,为中文系的发展贡献力量。

颁发北京大学校友会中文系分会任职聘书
最后,崔希亮总结讲话。他代表中文系分会对各位系友长期关心、支持系友工作表示感谢,向一直以来推动中文系发展的领导、老师表达敬意。他指出,中文系分会要充分发挥好交流平台的作用,创造条件、提供服务、做好后盾,将系友团结联系起来,促进各级、各行各业系友与学校、中文系的互动,并号召更多系友参与到中文系的教书育人、学科建设等事业中来,共同建设好中文系系友的精神家园和坚强后盾。

崔希亮发言

会议合影
文字:吴纪阳、杨洁瑜
摄影:杨洁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