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 招聘 常用下载
  • 院系概况
    本系简介
    机构设置
  • 师资队伍
    在职教师
    离退休教师
    博士后
    招聘信息
  • 新闻公告
    新闻动态
    本系公告
    北大中文人
    影像空间
  • 教育教学
    招生信息
    本科生培养
    研究生培养
  • 学术研究
    科研公告
    科研机构
    科研成果
    学术刊物
    学术奖项
  • 学生发展
    办事指南
    奖助项目
    就业信息
    常用下载
  • 党团建设
    党委工作
    团学工作
    专题工作
  • 合作交流
    国内合作
    港澳台交流
    国际交流
  • 继续教育
    进修访学
    教育培训
招生 招聘 常用下载
  • 院系概况
    本系简介
    机构设置
  • 师资队伍
    在职教师
    离退休教师
    博士后
    招聘信息
  • 新闻公告
    新闻动态
    本系公告
    北大中文人
    影像空间
  • 教育教学
    招生信息
    本科生培养
    研究生培养
  • 学术研究
    科研公告
    科研机构
    科研成果
    学术刊物
    学术奖项
  • 学生发展
    办事指南
    奖助项目
    就业信息
    常用下载
  • 党团建设
    党委工作
    团学工作
    专题工作
  • 合作交流
    国内合作
    港澳台交流
    国际交流
  • 继续教育
    进修访学
    教育培训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师资队伍 / 在职教师 / 北京大学语言学实验室

师资队伍

  • 在职教师
  • 离退休教师
  • 博士后
  • 招聘信息
师资队伍
  • 在职教师
  • 离退休教师
  • 博士后
  • 招聘信息
北京大学语言学实验室
首字母:
全部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研究机构:
古代文学教研室 现代文学教研室 当代文学教研室 民间文学教研室 文艺理论教研室 古典文献教研室 古代汉语教研室 现代汉语教研室 语言学教研室 比较文学教研室 北京大学语言学实验室 古文字学教研室 古委会秘书处 北京大学文学讲习所 北京大学现代中国人文研究所

北京大学语言学实验室

北大中文系语言学实验室始建于1925年,当时名为“北京大学语音乐律实验室”,由刘半农(刘复)先生主持建立,并提出“鉴于研究中国语音,并解决中国语言中一切与语音有关系之问题,非纯用科学的实验方法不可”的实验室宗旨。刘复先生的《四声实验录》(1924)在国际上首次提出和证实了基频是声调的声学基础,这一发现是中国学者对世界语音学理论的重大贡献。

实验室至今天已有九十多年的历史,是中国成立最早的语音学实验室,涌现并造就了一批著名的教授 和学者,如刘复、罗常培、林焘、沈炯等。实验室的目的是建立一个以语言学为基础理论,以科学的方法为研究手段、培养语言学交叉学科研究生为目的的现代化实验室。目前北京大学中文系语言学实验室主要进行语音学、口传文化和中国传统乐律的教学和研究。

实验室有良好的基础设施和仪器,如,符合国际研究标准的录音录像室、录音录像设备、脑电仪(ERP)、 眼动仪(EyeTracker)、电子声门仪(EGG)、气流气压计、鼻流鼻压计、动态电子颚位仪(EPG)、 肌电脑电仪(EMG)、计算机数字语图仪(CSL)、语音分析合成软件(ASL)、声门阻抗分析软件(EGG Program)、多维嗓音软件(MDVP)、嗓音音域分析仪(VRP)等。

实验室主要开设的本科生基础课程有:“实验语音学基础”“文学作品的量化”“中国有声语言和口传文化”等。主要的研究生课程有:“现代语音学研究方法”“语音分析与编程”“语音田野调查的理论与方法”“语言形态调查的理论与方法”“病理语言学”“汉藏语语音声学分析”等。

刘复时期主要是机械声学仪器,这一时期的代表性研究成果是《四声实验录》。上个世纪 70 年代到上个世纪末主要使用电子声学仪器,林焘先生等的《北京语音实验录》是这个时期的主要代表作。从本世纪开始,实验室主要采用医学生理设备和仪器,包括 X 光声道成像、声带高速数字成像、磁共振成像等,研究并建立了“汉语普通话声道发音模型”“声带振动的高速数字成像模型”“普通话动态唇形模型”等。这个时期的代表作是Laryngeal Dynamics and Physiological Model 和The Physiological Aspects of Phonetics,实验室的最终目标是构建基于生理的“中华虚拟发音人”。

目前实验室正在进行的研究有“中国语言的语音多模态研究”“中华传统有声文化:音律、格律、曲律和乐律的研究”“中国文学史教学与研究平台”“语音病理自动检测与康复平台研究”等。

教师

  • 孔江平
  • 梁昌维
  • 林幼菁
  • 陆尧
  • 吴西愉

成果汇编

  • 藏语方言调查表
  • 实验语音学基础教程
  • 嘉戎语卓克基话语法标注文本
  • 动态声门与生理模型
  • 现代汉语音典
查看更多
  • 北大中文系微信公众号
  • 北大中文人微信公众号

联系我们

地 址:北京市海淀区颐和园路5号,李兆基人文学苑6号楼,北京大学中文系

电 话:010-62751601

邮 编:100871

邮 箱:gzwxq@pku.edu.cn

©2017北京大学 版权所有 京ICP备1245687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