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中文系语言学教研室成立于1952年,首任主任高名凯先生在短短十年时间内,出版了包括《普通语言学》《语法理论》《语言论》在内的多本语言学专著,几十篇论文,而且均有很大影响,这些著作也奠定了语言学教研室理论“结合”中国语言实际的学术独立风格,延绵至今。
语言学教研室包括普通语言学、历史比较语言学和汉语方言、语言学史、语音学等学科方向,文革前在语言学教研室从事过语言学研究教学的教员有高名凯、岑麒祥、袁家骅、甘世福、石安石、殷德厚、徐通锵、王福堂、武彦选、何耿丰、叶蜚声、贾彦德、陈松岑、索振羽。1976年,语言学教研室的汉语方言方向(袁家骅、王福堂等)改归1972年起由汉语教研室分出的现代汉语教研室。1977年起至今,徐通锵、王洪君、陈保亚先后担任语言学教研室主任。1981年第一批获得硕士授予权,1986年获准设立全国第一个语言学博士点。语言学教研室与本系语言学实验室、本校海外汉语教育学院同属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二级学科,并与本校计算语言所、外语学院语言学方向、心理系脑与语言认知实验室、哲学系逻辑学教研室等相关学科有较密切的学术联系。
60多年来,本学科一直处于领先水平,科研方面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果。老一辈学者高名凯、袁家骅、岑麒祥将留学西方所学语言学理论引入汉语研究,高名凯的《汉语语法论》《语法理论》《语言论》,袁家骅的《汉语方言概要》,岑麒祥的《语言学史概要》等专著;高名凯译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袁家骅等译布龙菲尔德的《语言论》、岑麒祥译梅耶的《历史比较语言学中的比较方法》、索振羽译霍凯特《现代语言学教程》等译著,对我国现代语言学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后来,教研室多位教师继续在历史学领域开拓:徐通锵《历史语言学》,王洪君《历史语言学方法论与汉语方言音韵史个案研究》, 陈保亚《论语言接触与语言联盟》,董秀芳《词汇化:汉语双音词的衍生和发展》,汪锋《语言接触与语言比较》《汉藏语言比较的方法与实践》,李子鹤《原始纳西语和纳西语历史地位研究》。同时,其他方面的研究也蓬勃展开:徐通锵《语言论》,王洪君《汉语非线性音系学》《基于单字的现代汉语词法研究》,陈保亚《当代语言学》《20世纪中国语言学方法论研究》,叶文曦《汉语字组的语义结构》,董秀芳《汉语的词库与词法》,宋作艳《生成词库理论与汉语事件强迫现象研究》等专著,努力的方向是普遍语言学理论与汉语语言事实的互动。多项成果获得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王力语言学奖、李方桂语言学论著奖、吕叔湘语言学奖、罗常培语言学奖等奖项。
60多年来,本教研室一直重视教研人才的培养,根据语言学发展的潮流来调整课程体系,更新和发展新的课程及教材。“理论语言学”系列课程得到普遍认可,先后获国家教学成果奖、国家精品课程、国家资源共享课等;“历史语言学”系列课程先后获得北京大学、北京市教学成果奖。教材一直享有盛誉,徐通锵、叶蜚声《语言学纲要》(王洪君、李娟修订),徐通锵《语言学是什么》《语言学基础教程》,索振羽《语用学教程》,陈保亚《20世纪中国语言学方法论》,叶文曦《语义学教程》等深受学界欢迎。
语言学教研室的研究致力于从具体语言事实(特别是汉语)中抽象语言的共时和历史规律,构建新的语言理论模型,而不是简单地介绍、评价西方语言理论。迄今,由教研室教员提出并经较深入讨论的历时研究方面理论方法有:方言接触的“叠置式音变”理论(徐通锵、王洪君)和析层拟测法(王洪君),音变原因的结构协合说(陈保亚),语言接触的有阶无界理论和鉴别同源关系的“阶曲线”模型(陈保亚),词汇化理论(董秀芳),历史比较中的还原比较法和不可释原则(汪锋)以及分步比较原则(李子鹤)等;在共时方面也有实质性的理论贡献,比如汉语结构的“字本位”模型(徐通锵)、基于字的语法韵律关联模型(王洪君),单位与规则还原模型(陈保亚),词库构词模型(董秀芳),基于字的语义关联模型(叶文曦),名词视角的语义建构模型(宋作艳)等。这些理论模型不仅已在国内外语言学界产生了较大影响,而且不少已在汉语信息处理、对外汉语教学等领域得到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