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中文系是中国现代民间文学学科发源地。解放以后,先后有朱家玉、段宝林、屈育德、阎云翔等先生长期从事民间文学教学与研究工作。段宝林先生的《中国民间文学概要》(1981年,1996年荣获意大利巴勒莫人类学国际中心颁发的“彼得奖”)、《民间诗律》(1987年)、《立体文学论》(1997年)等曾经在学界发挥巨大影响。
民间文学教研室成立于1995年。目前,民间文学学科为中国文学下属的二级学科,博士点。现有教师五人,陈连山教授、陈泳超教授、王娟长聘副教授、祝鹏程长聘副教授和程梦稷助理教授。前四位老师均为博士生导师。
各位教师在科研方面取得了众多优秀成果。陈连山著作有《结构神话学——列维—斯特劳斯与神话学问题》、《<山海经>学术史考论》(2013年获山花奖)、《民间游戏》。陈泳超著作有《尧舜传说研究》(2001年获山花奖)、《中国民间文学研究的现代轨辙》(2007年山花奖)和《背过身去的大娘娘——地方民间传说生息的动力学研究》。王娟著作有《晚清民间视野中的西方形象——<点石斋画报>研究》《中国古代歌谣整理与研究》等,其《民俗学概论》2005年获北京市精品教材奖。程梦稷有多篇优秀论文发表。
近年来,老师们承担并完成了多项国家和教育部研究课题。目前陈泳超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太湖流域民间信仰类文艺资源的调查与跨学科研究”正在进行中。
民间文学搜集整理方面的成果包括:陈连山合作主编《武当山南神道民间叙事诗集》。陈泳超主编《北大段子》《陆瑞英民间故事歌谣集》。
本科生阶段有文学专业基础课民间文学概论和选修课民间文学实习。另开设有中国神话研究、民间文学叙事研究、民俗学概论、民俗专题研究和中国传统节日研究等课程。其中坚持了三十多年的民间文学实习课荣获北京大学和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荣获教育部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
硕士生阶段的课程包括:叙事民俗学、结构主义神话学、《山海经》研究、歌谣研究、民间长诗研究、中国民间传说研究、中国通俗文学传播研究、说唱艺术研究、民间游戏研究、民俗古籍整理研究等。
博士生阶段的课程包括:中国民间文学现代学术史、民俗理论研究、中国民间文学前沿问题研究、学术规范与研究方法、田野作业研究等。
本教研室培养了大批优秀学生,包括来自十几个国家的留学生:截至2022年7月,已培养硕士73人,博士18人。目前在读硕士生9人,博士生13人。